标签:
生活新闻写作认知神何鑫业文化 |
分类: 随笔 |
符合唐诗意境的四个空间
何鑫业
符合唐诗意境的空间其实很多,只是我们过于世俗,过于物质,过于心不在焉,不大愿意想它、留意它而已。
譬如,一日傍晚,你凑巧走过一条小巷,凑巧巷内又无人。走着走着,要命的是,凑巧又有一只燕子飞过,落在138号姓王或姓谢一户人家门前的电线杆上——还好还好,你总算没有被生意和股票弄糊涂——你蓦地想起了中学里学过的、成人时又做过论文要目的、公元772-842年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二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再譬如,大家都说运河好,于是,你也去了运河。因为从小你是在运河边长大的,所以你看运河的方式和人家稍稍不同。你去的时候是下午的5点10分,到那里时已近6点,也就是通常的暮色苍茫时辰。凑巧,你的位置正好在桥西直街的最南端,原安徽茶叶仓库的小石桥边。更是凑巧,由于雪后短暂的封道,你看见河的中间有许许多多的船泊在那里,其中一条船上的一个人,拿着话筒在竭力喊叫。河那边的丽水路上,与其呼应的一群人在快速跑动,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南,都似乎没听多大清楚喊叫的内容。这边,茶叶仓库石桥边的一户邻河人家,有妇人探出头去,也在作积极的观望……
更是凑巧的凑巧,天慢慢黑下来了,泊在中间的那些船上开始亮起一盏盏灯,停了许久的雪,飘起了碎的雪花——这一切,这一切的一切,让你想起的是一个有着现代名字叫张继的人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外,你经历过的更多的是这样的场景,它们看似繁华,实则萧条,它们看似现代,实则古老,它们看似在拯救肉体,实则销的是灵魂:
某日,可能是你刚刚写完一篇文字的缘故,那文字叫“娱乐的精神性与物质销魂”;也可能是因为你刚刚热衷于一个话题,那话题叫“不能让微软的OOXML控制我们的文档格式”;更可能是因为你刚刚从网上下来,来不及为一篇叫《全世界都该让戮鲸的日本人闭嘴》的文章叫好。此时,偏偏一个电话让你遭遇了娱乐一条街(你应邀前往一处娱乐场所),成百上千的足浴店排列在城市的一个区——那些冬日里穿得很少的女子,她们的搔首弄姿,她们的价值半径,倏然让你想到曾注释过《孙子》的杜牧,他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也同样是某日,进入赫赫有名的装饰建材超市“百安居”,你在木材与板材以及锁具区域流连。20点12分,临近打烊,三分之一个“百安居”几近无人,只有远处的远处依稀有收银的电脑声喋喋喋传来——这次算是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从你的肉体的下意识处灵魂它自己跳出几个要命的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说来更有趣,另一种“空山不见人”,却在繁忙而世俗的机场。
想必,你肯定去过机场?萧山机场,浦东机场或者虹口机场,还有双流机场,别看那些地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嘈杂得很。飞机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又起飞,行李车哗地拖过去一辆,此后,又是哗地一辆。人们渴望通过会飞的东西,快速地抵达某地,快速地办妥某事,再快速地增长某钱。心里虽然忐忑,面容均不动声色,人山虽然人海,却都个个旁若无人——你好生奇怪,并且奇怪奇怪之极,你纳闷:普天下人,虽然相貌各异,却都在此时此处作划一的事。
写过《四个四重奏》的艾略特,曾经把现代文明称为“荒原”,理由是人与人的冷漠和隔阂,在文明社会里行走犹如在文化沙漠跋涉,在四季人海中摩肩接踵犹如于冬季雪原四顾无人——1948年,“由于他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现代“荒原”,其实就是1300年前王维《鹿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无非,一个是人的身体的处境,另一个则是物的心声的意境,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