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第一次将治病养生治国和养民联系了起来

(2007-05-10 02:41:12)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

庄子第一次将治病养生治国和养民联系

 

了起来

 

 

何鑫业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子借庖丁的话对梁惠王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世人都是从技深入到道的,独庖丁却是从道进入技的,这且不说。庖丁还说:起初,我解牛,见到的是一条会叫会跑会跳的牛。后来,我再解牛,见到的就不再是牛了,而只是一个我要解杀的东西。那东西,我只是觉得它在,我与它只是“神遇”而并非“目视,”我并非依靠手,而是依靠“神欲”去宰杀它。所以,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解过数千头牛,仍然如同新的一样。

 

     这一节话,庄子臆造了一位杀牛的理想主义者,借此来与世人商榷养生之道。这位杀牛的理想主义者,杀完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在此之前,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砉然响然,……动刀甚微,”那牛便“ 桀然已解,如土委地”了。

 

好一个壮观景象!在景象的背后,庄子告诫世人: 只知养生,却不知养生之道,不知生之原委,养生无非是一句空话。同时,他还影射天下君主:只知做君王,却不知治国,只知治国,却不知治国之道,只知治国之道,却不知养民之道,你这君主是做不长的,国家也不会富强。

 

庄子第一次将治病、养生、治国和养民联系了起来:如果你是一位君主,那么你所要治理的国家就是一头牛;如果你是一位医士,那么你所要面对的病人,也是一头牛。你们是否能像庖丁解牛那样“从道进乎技”,使“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呢?

 

公元1589年,有名医王肯堂修辑《杂病证治类方》一书,书中记有一事,与庄子所言之治病、治国相关,引人入胜。

 

王氏(字宇泰,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福建参政,15491613)精于医术,对律学颇有研究,著有《律例笺释》书。

 

一日,他赴水患之地督办海堤,见民工中十有八九染有水疾。于是开出方子一张,令负责筑堤的官佐配药分发于民工。官佐道:这民工有数万人,就算是每人一包,那要有多少银两啊?王氏怒目相视:照你的意思,如何?官佐利令智昏,竟说:那些民工,都是些贱人,不必去理会。王氏愦慨之极,说出了与庄子一样惊世骇俗的话,他说: “你等认为,银两是银两,贱民是贱民(银两重于贱民),为官认为,贱民是贱民,社稷是社稷(贱民重于社稷)。不为贱民,筑何海堤?保何社稷?”说得那官佐惭愧不已。

 

后王氏回府邸之前,在州城里坐了一天诊,当地的富豪士绅都来求诊。王氏便在每帖方子里加了一味药,这味药便是海堤的白土,借此筹到了为民工办药的款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