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小说 |
长篇小说《民国生活》章节一
何鑫业
革命党人慕容
老爷设宴,宴请南京来的一位官员,这位官员的来头好像不小,有一部锃亮的车,好几乘轿子。
宴毕,来人被请到老爷书房里去了,下人站了一天井,这些下人有的还佩着枪,穿着都很周正。
……
程兄,这次路过绍州,秋风萧瑟,民生凋敝,……路有逆象吧!
是啊!……正如席上所言,国事太大,深觉扛之难矣,不如取我所言,言我所取也。
的确……的确!
郑兄好民事,民事乃人之本,灯红酒绿……妻妾成群啊!……我这十多年来,好的是国事,国事乃国之本,不是我程某之本。……你说秋风萧飒,路有歹象,这如何不是我们从政吃排头饭的写照……!
哪里!……我这十几年来,也只是守着一亩三分地,一间破屋,一只瓮而已!……不过是,闲来入一些自己的门道,东逛逛,西晃晃,神思索然一些,倒是真的。
好大一只瓮!……哈哈,哈哈!抱残守缺,……国事也如此啊!……在省城听说郑兄研习《玉房秘诀》已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莫不是忍不下民生凋敝,要得道寻快活入仙去了?
《玉房秘诀》只是一般的术书,我习的是《千金方》,不过养生寻欢,哪里说得上道仙二字。
好!我就要听养生寻欢,养生才是人之本,是人间正道,寻欢更是学问,我问你,……有何法可以求子?
来客,是老爷十多年前在武汉的同僚,刺黄事件后,一个从政去了常德,一个谋商回了绍州。如今,从政的已官至南京政府的稽查司典务长,来绍州督查守备的空职虚饷,而老爷正是守备僚下的空职官员,虽不曾拿过薪饷,毕竟也是有隙在身。
老爷命人换过茶,又嘱咐昆山去张罗散淡的酒菜,要一些翡翠萝卜,清肚,杏脯,鸭舌来。还说,再去采芝斋要一些江南的各式小点,给大人的手下吃着。完了,又在冯伯的耳边低语了一阵,冯伯连连额首地去了。
程兄,不好意思!旅途劳顿,还要用口沫骚扰你。据我所知,程兄已有三子二女,功德圆满,何以还要讨教求子之法?
国事凋敝,兵荒马乱,三子算什么!再说,求子不正是欢娱的事吗?
程典务长呷一口茶,盖上碗盖,一副身心旷达的样子。
正是,正是,……这样说吧,求子不难,妇人月事后三日,夜半之后,鸡鸣之前便可。
如此简单?
是啊,不难,难的是清心远虑,蓄养精气……,难的是有否生贵子的妇人?
如何说?
难的是没有这样的妇人啊!
难的是察识?
察识也易,只是寻难。识,只及了成事的一半,难的是寻。《大清经》说,妇人应该天性婉顺,气声濡行,弱肌细骨,面体濡滑,四肢百节之骨皆欲令没者。
喔?
也就是每一处骨节均被肌肤包裹,没有峻峭之骨……
天性婉顺,气声濡行?
是啊,如今妇人寻的是张扬,解放,很少有婉顺的了!
……
这时候,昆山着人送酒菜来了,八个小碟,一壶酒。酒,是清的,盛在一方形五彩碗里,煞是好看。
稍顷,又见尾随进来三个妖冶女子,垂手拱立。书房里顿时多了许多粉气,淡香得要夺人性命。
程兄,不要在意,这三位都是我的门生,虽不属我私物,却都是极干净的。你旅途上劳顿,正好可以拿她们败火,《千金方》说,人之始生,本在于胎合阴阳也。天合阴阳之时,必避九殃……
……真有此事?
真有此事!……程兄若要辨识她们的功用,只须深入她们的口内便知,清淡者为佳,寡淡者为次,辛热者可弃之!
郑台兄真是学问深厚,无微不至……,我试试,我试试,……这位门生。
三人中的一位垂发女子,移步过来,坐在程典务长的膝上,启唇相向……
这老先生也算斯文,把嘴伸进了垂发女子的嘴里,连说,
清……淡……清淡!
再试一试后面二位,老爷说。
用不着了!用不着了!就……是这位……小姐……
程典务长把女子抱着不放。
还不谢老爷!赶快去净身沐浴,等候老爷!
不用!不……用!……这样就好,这样……
南京来的这位官员,已经有些失神,也有些醉了。
这一晚,老爷西院的上房里,还来了另外一位客人,这个人叫慕容坤白,是上海方面的人,带来张子炯的一封信。
这个人,既没有车,也没有轿子,连行李都没有,只是随身提着一只皮包。这只皮包,绍州人没有见过,倒不是因为它贵重,而仅仅只是大,足有小箱子那么大小。
昆山本想让冯伯去安顿这位客人,结果发现这位客人似乎知道老爷的安排,只说把他带到西院的上房便可以了。
第二日清早,客人还在睡着,蓝飞飞就在那里骂人了。说,老爷已经着道了,见了从官的人像条哈巴狗!他,典务长管我们屁事,轮得着我们去为他寻人败火……。那三只屄,也是的,败完火,卷了人家的家伙去。……这个东西你又用不着,好!现在人家传话过来了,要拿银元去赎……!
蓝飞飞的骂声刚停,报晓的鸡才此起彼伏地鸣起来。
……都是我四奶奶的过,要先拿钱打发,垫着,等到我这里也空了,像根蜡烛,风一吹,就灭!……那时候,谁来管谁!谁来打灯笼为你寻人,……谁来为你用头颈底下挂着的两个肉馒头去勾引人……
如衣想,大概是昨晚老爷谈得兴起,让蓝飞飞去寻人为客人作什么了。那两个寻来的人又不老实,把客人的什么东西掳走了,害得蓝飞飞吃力不讨好,还要拿私房钱去消灾。所以,清清大早,就坐在门口的棚下面骂人。
……女门生,是哪个在说的?亏你说得出来,汗毛泠泠,……你就说是寻来的婊子,就好了,人家就提防了,……打肿脸充胖子,还……女门生,女个乌龟王八啊!
……寻来的人,是登记造过册的,与我四奶奶有什么相干!……这么说,何不如让我们去为这些不要脸的官僚败火呢?我四奶奶也火气大着呢,若不是大奶奶在忙斋期,这事情还会完?一个码头,两个堆栈,换回一只破瓶子!还这里摸摸,那边摸摸!摸了三姐姐的,还摸我四奶奶的!不着道才怪呢?
……
蓝飞飞骂人,总朝着花房的那头。花房的后生走人了,可那老头还在。蓝飞飞抑制不住地,总有一边骂人,一边传情的意思。
……
我在上海滩混了这么多年,这么值钱的货我没见过?值得倾家荡产地去巴结人!……张子炯又怎么了?打什么仗不是打,值得我们去做什么鬼事!……官司吃得不够,还要吃!……官司不是人,到时候由不得你调养,
……
老爷让昆山去四姨太那里放话,蓝飞飞不久便没有声响了。
这时,白术也正好来请五奶奶去劝劝四奶奶,白术说,无论谁的错,这样清早八早地骂人,总是不好的。四奶奶昨儿一个晚上都没睡,先是去奔波找人,后又怕这些人生事,结果还是被人敲了竹杠去。
这样的事,只有如衣知道。老爷与蓝飞飞说不通话,总用言辞打发她。蓝飞飞又以为这言辞就是老爷的意思,所以常常起龃龉。
如衣把这些话说给三姨太听,三姨太文清却有另一番说法。文清恨蓝飞飞是个烂货,把这个郑家女眷的风气败坏了,但文清不恨蓝飞飞的口没遮拦。事实上,蓝飞飞的每次骂人,都是有缘由的。蓝飞飞不是那种生着法子弄事的人,她是实在消受不了才这样做的,而且,她每次的骂人,总是以吃亏告终。
……
南京的那些客人走后,老爷让如衣去寻少爷,说一定要寻着。
如衣先去了后院子的西头,看那里空空的没有人。再回到房里,梳洗换装,准备去城里寻他。
这时候,三姨太文清房里的蚕沙来了。蚕沙是三姨太房里的丫头,人生得清清瘦瘦。蚕沙说,三奶奶问你要上次你给她看过的桃花纸,说,五奶奶多的话,就给她一些,省了上外头去买,不多的话,就给一些做样,让冯伯差人去买。
如衣说,又是谁没有了,三奶奶莫非要它筛药酒用?
蚕沙说,巷口竹器店的三干娘没有了,三奶奶平日经常和她说说话的,就想送一卷白花给她,也算是邻舍一场,难道五奶奶没有听说?
如衣取了桃花纸给蚕沙,心里想,桃花纸啊桃花纸,什么时候用不着你就好了!……可惜,不知道三干娘之后,又是谁来要这桃花纸?
如衣对蚕沙说,让三奶奶把我们的意思都写在白花上,下一次,不要再上我们这里来要桃花纸了,我们的桃花纸要做鹞了,不做白花。
蚕沙顺着如衣的口说,对!我们的桃花纸要做鹞了,不做白花!真的,如衣姐姐,下次不知道又要轮到谁了。
后来的那位客人,老爷称他白先生,而不是慕容先生,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大家都不知道。白先生在郑家一住住了半月有余,看来还要住下去。
白先生是硖石人,和张子炯是同乡。张子炯曾是国民政府的红人,现在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四处通缉。白先生这次是有私事来绍州,顺便为上海方面接洽这件五代的国宝,可见也不是寻常中人。
郑府的人也不知道,这白先生细雨无声地住在这西院的上房里,究竟是在等人呢?还是在做学问?说他做学问,是因为只见他一摞一摞地从老爷的书房里往他住的地方搬书。说他等人,是因为他总是要在傍晚的时候,上那条去城里的路边坐着,有时候一坐就是半个时辰。
有一日,人们还看见他与一位时髦男子,手挽着手,走进了一家茶楼,久久没有出来。
服侍白先生的是大奶奶房里的半夏,半夏说,这个白先生很怪很怪的,见了下人躲来躲去,好像我们是主人,要吃人的,倒是他成了下人,见了我们就簌簌地不自在。
如衣从郑广和口中知道,这个人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现在在上海做事。老爷让郑广和去,是为留洋读书的事,与这个人无关。这个人精通法文,却不擅英文,让郑广和去,也是为了一份用英文草拟的文件。这份文件好像要用于转卖那件骨董,究竟卖给谁,为何要转卖,筹钱作什么,郑广和说他自己也不知道。
还不是为了上海的那个张子炯吗?
如衣对着郑广和说。
张是右派,是机会主义!这种人值得为他做事吗?
郑广和十分不屑如衣说起张子炯。
老爷有老爷的主意,老爷不愿意这么好的东西被洋人掳去。老爷还不相信南京的人,张子炯好歹是他的同道,不管转给谁,都在政府手里,也算做了一桩好事,
如衣说。
什么政府手里,都是党阀政客!
我倒是怕老爷和上次的对对子打官司的事一样,丢了东西,又要吃官司。
……活该吃官司,什么黄梅天白兰地。
没有你这样的儿子!老爷毕竟不是在贪赃枉法,他是喜欢这个东西,知道这个东西大,他守不住,才把它交给张子炯的。……他吃官司,你和郑家有什么好?
……你如何知道他没有自己的歪主意!你如何知道得他这么像个人样?
……
这一日,骨董阿六又来了,这次是单身独人。老爷把他迎进书房后,便关起了门,直到天擦黑,落起昏昏细雨来的时候,才请人把西院上房的白先生唤来。
三人落座后,是白先生先说的话,是很严厉地责问甄六,
我查过了湛江与利物浦的海关,没有你说的票签栈票与底折,现在东洋的名古屋尚存有与这只大瓶相同款型的龙纹瓶,不过它叫贴金划花龙纹大尊,也是越窑!甄先生有否搭手过那只瓶子的往来?
骨董阿六听毕,取出一叠栈票,递给了慕容坤白,
我只是严格按规矩做事,我也只说我们的这票生意。这票生意的级别是甲甲级,三个甲,是我们这一行中最高的级别。我查验过,没有一处纰差,才敢做这事,白先生可以请人勘验。底金付完后,任何时候都可以抽出,如果时局不出变化,余款年底前汇入都可以。这是我们的规矩,不做一票客主有疑的生意。至于转手,也可以委托我们,不收差价,只收一分的车马费,日期可以由你方定。
慕容坤白,人坐得挺拔,模样又俊秀,镜片后的眼睛一闪一闪,像一个军人。他将栈票递给郑天和,对着甄六说,
贵行的斯姓董事是我的同学,贵行做过瞒天过海的事,希望不要在这次的交易中放水,否则,上海政府是会追究到底的!
骨董阿六也不让步,
行里的事,有六条线在做,我这条线与郑老爷已做了八年,对七年半!没有过一次差错!我可以保证我这条线绝不出现半点纰漏!
……那么,委托贵行转手的最快时日是多少呢?
快则二月,慢则九十天,境外的话,更需多些时日。
第一笔款子可以在什么时候拿到?
签单后就可拿到!
郑天和非常欣赏慕容坤白的气度,极力督促郑广和启程留洋,即便法国也不阻拦。起码要比这绍州好,要比在这绍州的天底下睡懒觉好得多。
郑天和让人去唤如衣。
这边如衣正在和人晒蒸,过了四月廿八便要入梅了,床上的,柜里的,箱笼里的,都还没见晒过呢!再说,今天是四月廿五,宜沐浴,移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那口柜和橱换个位子。橱挡不了风了,夏日里的蚊虫也可少些,蚊虫少了,就可少打烟堆。等到这些完了,就趁着有太阳,好好洗个浴,干干净净地,再去收那些晒着的劳什。
所以,下人来叫的时候,她回了话给老爷,就说我都知道了,一定是督促少爷留洋读书的事,我也在督促着他呢!待我人歇落后,再上他那里去。就说,我现在手上脸上都是尘土,在忙着少爷的那些出外的行当呢!
下人接了话,自去传话了。
也是这一日,三姨太突然对老爷说。我在后院的西头和蚕沙一起,摘薄荷叶子,五姑娘说这东西拧出汁来,可以治头痛。我摘着摘着,只见那薄荷后的槿丛里有人,一摇一晃的。我也不走,看它摇晃,吓死我了,你道是谁!是你那个姓白的先生和一位俊俏男人在那里做什么事,样子亲亲昵昵的,真是怪了!我与他照了面,我唤了他先生,他也脸不改色心不跳的,与我称夫人。你闲着的时候,只当不知,去刺探刺探他,问他去那里作了什么?话里与他说清,我们只是去采薄荷,不是去寻他们的稀奇的,……千万记住了!
老爷说,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后天,这瓶子就要启程了,他们忙着要做录样,打号,装箱的事,会有这闲空,做那无稽的事!再说,去那槿丛里作什么,要做不会回那房里做?
三姨太说,房里有半夏在,怕碍着她,才这样的吧!你不信,我把蚕沙叫来,她也看得真真切切的,也说白先生这样风风光光的人,在我们绍州算是一等一的标致人了,怎么见了女的就不动神情呢!
老爷说,闲事莫管!我见着问他就是了。恐怕要通知冯伯一声,明天上海会来一些人,不要等到人家来了,才急急地去筹菜。另外,上次的我的那个程姓同僚,听说把绍州的守备训了一顿,说他吃空饷,要报南京政府。你帮我去备一份礼,好等他回南京时送去。
三姨太说,巷口的三干娘突然去了,我上午去送了三床白绢,一顶白花。听说去的时候,口吐白沫,像是什么吃坏了。郎中说是吃了假的燕窝,我听着就记住了,生怕我们的燕窝也被人欺了,欺了丢点钱不要紧,不要把命丢了。
老爷说,这哪里会,我们的燕窝都是庆余堂直接从南海进来的,每个月都由他们送来,哪里会错!……三干娘怎么会说去就去的?你去的时候他们怎么说?让冯伯有个准备,出葬的时候再送些白绢黄绸去。
三姨太接着话,说,都是那个江西的伙计作了祟。这个江西人下巴尖尖的,和三干娘大概有了事,有了事又不好好有事,大概是卷了一些细软去。这些细软都是三干娘前头的老官留下来的,有记号的,三干娘查到后,就把他赶出去了。没有想到,新来的伙计中,有个人是江西佬买通的,大概是用了什么手段,便把个三干娘弄得丢了命。……现在,警察还在查着呢,说是,私下里已经钱塞掉了不少。
老爷点了点头,说,不管它!你也不要多去那地方,让蚕沙或者半夏送去就是了。
何鑫业
革命党人慕容
老爷设宴,宴请南京来的一位官员,这位官员的来头好像不小,有一部锃亮的车,好几乘轿子。
宴毕,来人被请到老爷书房里去了,下人站了一天井,这些下人有的还佩着枪,穿着都很周正。
……
程兄,这次路过绍州,秋风萧瑟,民生凋敝,……路有逆象吧!
是啊!……正如席上所言,国事太大,深觉扛之难矣,不如取我所言,言我所取也。
的确……的确!
郑兄好民事,民事乃人之本,灯红酒绿……妻妾成群啊!……我这十多年来,好的是国事,国事乃国之本,不是我程某之本。……你说秋风萧飒,路有歹象,这如何不是我们从政吃排头饭的写照……!
哪里!……我这十几年来,也只是守着一亩三分地,一间破屋,一只瓮而已!……不过是,闲来入一些自己的门道,东逛逛,西晃晃,神思索然一些,倒是真的。
好大一只瓮!……哈哈,哈哈!抱残守缺,……国事也如此啊!……在省城听说郑兄研习《玉房秘诀》已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莫不是忍不下民生凋敝,要得道寻快活入仙去了?
《玉房秘诀》只是一般的术书,我习的是《千金方》,不过养生寻欢,哪里说得上道仙二字。
好!我就要听养生寻欢,养生才是人之本,是人间正道,寻欢更是学问,我问你,……有何法可以求子?
来客,是老爷十多年前在武汉的同僚,刺黄事件后,一个从政去了常德,一个谋商回了绍州。如今,从政的已官至南京政府的稽查司典务长,来绍州督查守备的空职虚饷,而老爷正是守备僚下的空职官员,虽不曾拿过薪饷,毕竟也是有隙在身。
老爷命人换过茶,又嘱咐昆山去张罗散淡的酒菜,要一些翡翠萝卜,清肚,杏脯,鸭舌来。还说,再去采芝斋要一些江南的各式小点,给大人的手下吃着。完了,又在冯伯的耳边低语了一阵,冯伯连连额首地去了。
程兄,不好意思!旅途劳顿,还要用口沫骚扰你。据我所知,程兄已有三子二女,功德圆满,何以还要讨教求子之法?
国事凋敝,兵荒马乱,三子算什么!再说,求子不正是欢娱的事吗?
程典务长呷一口茶,盖上碗盖,一副身心旷达的样子。
正是,正是,……这样说吧,求子不难,妇人月事后三日,夜半之后,鸡鸣之前便可。
如此简单?
是啊,不难,难的是清心远虑,蓄养精气……,难的是有否生贵子的妇人?
如何说?
难的是没有这样的妇人啊!
难的是察识?
察识也易,只是寻难。识,只及了成事的一半,难的是寻。《大清经》说,妇人应该天性婉顺,气声濡行,弱肌细骨,面体濡滑,四肢百节之骨皆欲令没者。
喔?
也就是每一处骨节均被肌肤包裹,没有峻峭之骨……
天性婉顺,气声濡行?
是啊,如今妇人寻的是张扬,解放,很少有婉顺的了!
……
这时候,昆山着人送酒菜来了,八个小碟,一壶酒。酒,是清的,盛在一方形五彩碗里,煞是好看。
稍顷,又见尾随进来三个妖冶女子,垂手拱立。书房里顿时多了许多粉气,淡香得要夺人性命。
程兄,不要在意,这三位都是我的门生,虽不属我私物,却都是极干净的。你旅途上劳顿,正好可以拿她们败火,《千金方》说,人之始生,本在于胎合阴阳也。天合阴阳之时,必避九殃……
……真有此事?
真有此事!……程兄若要辨识她们的功用,只须深入她们的口内便知,清淡者为佳,寡淡者为次,辛热者可弃之!
郑台兄真是学问深厚,无微不至……,我试试,我试试,……这位门生。
三人中的一位垂发女子,移步过来,坐在程典务长的膝上,启唇相向……
这老先生也算斯文,把嘴伸进了垂发女子的嘴里,连说,
清……淡……清淡!
再试一试后面二位,老爷说。
用不着了!用不着了!就……是这位……小姐……
程典务长把女子抱着不放。
还不谢老爷!赶快去净身沐浴,等候老爷!
不用!不……用!……这样就好,这样……
南京来的这位官员,已经有些失神,也有些醉了。
这一晚,老爷西院的上房里,还来了另外一位客人,这个人叫慕容坤白,是上海方面的人,带来张子炯的一封信。
这个人,既没有车,也没有轿子,连行李都没有,只是随身提着一只皮包。这只皮包,绍州人没有见过,倒不是因为它贵重,而仅仅只是大,足有小箱子那么大小。
昆山本想让冯伯去安顿这位客人,结果发现这位客人似乎知道老爷的安排,只说把他带到西院的上房便可以了。
第二日清早,客人还在睡着,蓝飞飞就在那里骂人了。说,老爷已经着道了,见了从官的人像条哈巴狗!他,典务长管我们屁事,轮得着我们去为他寻人败火……。那三只屄,也是的,败完火,卷了人家的家伙去。……这个东西你又用不着,好!现在人家传话过来了,要拿银元去赎……!
蓝飞飞的骂声刚停,报晓的鸡才此起彼伏地鸣起来。
……都是我四奶奶的过,要先拿钱打发,垫着,等到我这里也空了,像根蜡烛,风一吹,就灭!……那时候,谁来管谁!谁来打灯笼为你寻人,……谁来为你用头颈底下挂着的两个肉馒头去勾引人……
如衣想,大概是昨晚老爷谈得兴起,让蓝飞飞去寻人为客人作什么了。那两个寻来的人又不老实,把客人的什么东西掳走了,害得蓝飞飞吃力不讨好,还要拿私房钱去消灾。所以,清清大早,就坐在门口的棚下面骂人。
……女门生,是哪个在说的?亏你说得出来,汗毛泠泠,……你就说是寻来的婊子,就好了,人家就提防了,……打肿脸充胖子,还……女门生,女个乌龟王八啊!
……寻来的人,是登记造过册的,与我四奶奶有什么相干!……这么说,何不如让我们去为这些不要脸的官僚败火呢?我四奶奶也火气大着呢,若不是大奶奶在忙斋期,这事情还会完?一个码头,两个堆栈,换回一只破瓶子!还这里摸摸,那边摸摸!摸了三姐姐的,还摸我四奶奶的!不着道才怪呢?
……
蓝飞飞骂人,总朝着花房的那头。花房的后生走人了,可那老头还在。蓝飞飞抑制不住地,总有一边骂人,一边传情的意思。
……
我在上海滩混了这么多年,这么值钱的货我没见过?值得倾家荡产地去巴结人!……张子炯又怎么了?打什么仗不是打,值得我们去做什么鬼事!……官司吃得不够,还要吃!……官司不是人,到时候由不得你调养,
……
老爷让昆山去四姨太那里放话,蓝飞飞不久便没有声响了。
这时,白术也正好来请五奶奶去劝劝四奶奶,白术说,无论谁的错,这样清早八早地骂人,总是不好的。四奶奶昨儿一个晚上都没睡,先是去奔波找人,后又怕这些人生事,结果还是被人敲了竹杠去。
这样的事,只有如衣知道。老爷与蓝飞飞说不通话,总用言辞打发她。蓝飞飞又以为这言辞就是老爷的意思,所以常常起龃龉。
如衣把这些话说给三姨太听,三姨太文清却有另一番说法。文清恨蓝飞飞是个烂货,把这个郑家女眷的风气败坏了,但文清不恨蓝飞飞的口没遮拦。事实上,蓝飞飞的每次骂人,都是有缘由的。蓝飞飞不是那种生着法子弄事的人,她是实在消受不了才这样做的,而且,她每次的骂人,总是以吃亏告终。
……
南京的那些客人走后,老爷让如衣去寻少爷,说一定要寻着。
如衣先去了后院子的西头,看那里空空的没有人。再回到房里,梳洗换装,准备去城里寻他。
这时候,三姨太文清房里的蚕沙来了。蚕沙是三姨太房里的丫头,人生得清清瘦瘦。蚕沙说,三奶奶问你要上次你给她看过的桃花纸,说,五奶奶多的话,就给她一些,省了上外头去买,不多的话,就给一些做样,让冯伯差人去买。
如衣说,又是谁没有了,三奶奶莫非要它筛药酒用?
蚕沙说,巷口竹器店的三干娘没有了,三奶奶平日经常和她说说话的,就想送一卷白花给她,也算是邻舍一场,难道五奶奶没有听说?
如衣取了桃花纸给蚕沙,心里想,桃花纸啊桃花纸,什么时候用不着你就好了!……可惜,不知道三干娘之后,又是谁来要这桃花纸?
如衣对蚕沙说,让三奶奶把我们的意思都写在白花上,下一次,不要再上我们这里来要桃花纸了,我们的桃花纸要做鹞了,不做白花。
蚕沙顺着如衣的口说,对!我们的桃花纸要做鹞了,不做白花!真的,如衣姐姐,下次不知道又要轮到谁了。
后来的那位客人,老爷称他白先生,而不是慕容先生,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大家都不知道。白先生在郑家一住住了半月有余,看来还要住下去。
白先生是硖石人,和张子炯是同乡。张子炯曾是国民政府的红人,现在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四处通缉。白先生这次是有私事来绍州,顺便为上海方面接洽这件五代的国宝,可见也不是寻常中人。
郑府的人也不知道,这白先生细雨无声地住在这西院的上房里,究竟是在等人呢?还是在做学问?说他做学问,是因为只见他一摞一摞地从老爷的书房里往他住的地方搬书。说他等人,是因为他总是要在傍晚的时候,上那条去城里的路边坐着,有时候一坐就是半个时辰。
有一日,人们还看见他与一位时髦男子,手挽着手,走进了一家茶楼,久久没有出来。
服侍白先生的是大奶奶房里的半夏,半夏说,这个白先生很怪很怪的,见了下人躲来躲去,好像我们是主人,要吃人的,倒是他成了下人,见了我们就簌簌地不自在。
如衣从郑广和口中知道,这个人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现在在上海做事。老爷让郑广和去,是为留洋读书的事,与这个人无关。这个人精通法文,却不擅英文,让郑广和去,也是为了一份用英文草拟的文件。这份文件好像要用于转卖那件骨董,究竟卖给谁,为何要转卖,筹钱作什么,郑广和说他自己也不知道。
还不是为了上海的那个张子炯吗?
如衣对着郑广和说。
张是右派,是机会主义!这种人值得为他做事吗?
郑广和十分不屑如衣说起张子炯。
老爷有老爷的主意,老爷不愿意这么好的东西被洋人掳去。老爷还不相信南京的人,张子炯好歹是他的同道,不管转给谁,都在政府手里,也算做了一桩好事,
如衣说。
什么政府手里,都是党阀政客!
我倒是怕老爷和上次的对对子打官司的事一样,丢了东西,又要吃官司。
……活该吃官司,什么黄梅天白兰地。
没有你这样的儿子!老爷毕竟不是在贪赃枉法,他是喜欢这个东西,知道这个东西大,他守不住,才把它交给张子炯的。……他吃官司,你和郑家有什么好?
……你如何知道他没有自己的歪主意!你如何知道得他这么像个人样?
……
这一日,骨董阿六又来了,这次是单身独人。老爷把他迎进书房后,便关起了门,直到天擦黑,落起昏昏细雨来的时候,才请人把西院上房的白先生唤来。
三人落座后,是白先生先说的话,是很严厉地责问甄六,
我查过了湛江与利物浦的海关,没有你说的票签栈票与底折,现在东洋的名古屋尚存有与这只大瓶相同款型的龙纹瓶,不过它叫贴金划花龙纹大尊,也是越窑!甄先生有否搭手过那只瓶子的往来?
骨董阿六听毕,取出一叠栈票,递给了慕容坤白,
我只是严格按规矩做事,我也只说我们的这票生意。这票生意的级别是甲甲级,三个甲,是我们这一行中最高的级别。我查验过,没有一处纰差,才敢做这事,白先生可以请人勘验。底金付完后,任何时候都可以抽出,如果时局不出变化,余款年底前汇入都可以。这是我们的规矩,不做一票客主有疑的生意。至于转手,也可以委托我们,不收差价,只收一分的车马费,日期可以由你方定。
慕容坤白,人坐得挺拔,模样又俊秀,镜片后的眼睛一闪一闪,像一个军人。他将栈票递给郑天和,对着甄六说,
贵行的斯姓董事是我的同学,贵行做过瞒天过海的事,希望不要在这次的交易中放水,否则,上海政府是会追究到底的!
骨董阿六也不让步,
行里的事,有六条线在做,我这条线与郑老爷已做了八年,对七年半!没有过一次差错!我可以保证我这条线绝不出现半点纰漏!
……那么,委托贵行转手的最快时日是多少呢?
快则二月,慢则九十天,境外的话,更需多些时日。
第一笔款子可以在什么时候拿到?
签单后就可拿到!
郑天和非常欣赏慕容坤白的气度,极力督促郑广和启程留洋,即便法国也不阻拦。起码要比这绍州好,要比在这绍州的天底下睡懒觉好得多。
郑天和让人去唤如衣。
这边如衣正在和人晒蒸,过了四月廿八便要入梅了,床上的,柜里的,箱笼里的,都还没见晒过呢!再说,今天是四月廿五,宜沐浴,移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那口柜和橱换个位子。橱挡不了风了,夏日里的蚊虫也可少些,蚊虫少了,就可少打烟堆。等到这些完了,就趁着有太阳,好好洗个浴,干干净净地,再去收那些晒着的劳什。
所以,下人来叫的时候,她回了话给老爷,就说我都知道了,一定是督促少爷留洋读书的事,我也在督促着他呢!待我人歇落后,再上他那里去。就说,我现在手上脸上都是尘土,在忙着少爷的那些出外的行当呢!
下人接了话,自去传话了。
也是这一日,三姨太突然对老爷说。我在后院的西头和蚕沙一起,摘薄荷叶子,五姑娘说这东西拧出汁来,可以治头痛。我摘着摘着,只见那薄荷后的槿丛里有人,一摇一晃的。我也不走,看它摇晃,吓死我了,你道是谁!是你那个姓白的先生和一位俊俏男人在那里做什么事,样子亲亲昵昵的,真是怪了!我与他照了面,我唤了他先生,他也脸不改色心不跳的,与我称夫人。你闲着的时候,只当不知,去刺探刺探他,问他去那里作了什么?话里与他说清,我们只是去采薄荷,不是去寻他们的稀奇的,……千万记住了!
老爷说,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后天,这瓶子就要启程了,他们忙着要做录样,打号,装箱的事,会有这闲空,做那无稽的事!再说,去那槿丛里作什么,要做不会回那房里做?
三姨太说,房里有半夏在,怕碍着她,才这样的吧!你不信,我把蚕沙叫来,她也看得真真切切的,也说白先生这样风风光光的人,在我们绍州算是一等一的标致人了,怎么见了女的就不动神情呢!
老爷说,闲事莫管!我见着问他就是了。恐怕要通知冯伯一声,明天上海会来一些人,不要等到人家来了,才急急地去筹菜。另外,上次的我的那个程姓同僚,听说把绍州的守备训了一顿,说他吃空饷,要报南京政府。你帮我去备一份礼,好等他回南京时送去。
三姨太说,巷口的三干娘突然去了,我上午去送了三床白绢,一顶白花。听说去的时候,口吐白沫,像是什么吃坏了。郎中说是吃了假的燕窝,我听着就记住了,生怕我们的燕窝也被人欺了,欺了丢点钱不要紧,不要把命丢了。
老爷说,这哪里会,我们的燕窝都是庆余堂直接从南海进来的,每个月都由他们送来,哪里会错!……三干娘怎么会说去就去的?你去的时候他们怎么说?让冯伯有个准备,出葬的时候再送些白绢黄绸去。
三姨太接着话,说,都是那个江西的伙计作了祟。这个江西人下巴尖尖的,和三干娘大概有了事,有了事又不好好有事,大概是卷了一些细软去。这些细软都是三干娘前头的老官留下来的,有记号的,三干娘查到后,就把他赶出去了。没有想到,新来的伙计中,有个人是江西佬买通的,大概是用了什么手段,便把个三干娘弄得丢了命。……现在,警察还在查着呢,说是,私下里已经钱塞掉了不少。
老爷点了点头,说,不管它!你也不要多去那地方,让蚕沙或者半夏送去就是了。
前一篇:完成人民叙事
后一篇:长篇小说《民国生活》章节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