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5||访村手记(11)
(2025-10-04 14:17:25)
标签:
生活写实 |
分类: 雁过留声—朝花夕拾 |
东河台之行,给我留下特别印象的还有另外两户。一户房屋修建得挺阔气,门前午后的土地荒置着。走进后,发现圈养了四五只小白狗,汪汪汪叫个不停。好在这些家伙并不可怕,只是叫声大而已,攻击力并不强。但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狗,都让我有些畏怕之感。走进去,说了自己的来意。门槛摆放着凳子,我就随意坐下来,与一位老者拉起家常。停留半个小时。了解到相关的情况。就此告别。
车启动了,继续往前走。路过漫水桥,汽车开进另外一家,门前有一根长链条,拴着一条凶狠的大白狗,叫声大,而且移动较为灵活。看着车开进来,竟然就不停地走动着,在我们窗户外面使劲地狂吼。幸好有铁链条牵绊着,否则它肯定会袭击外来者。我走进房间,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闲聊着,得知他也养殖着大量的蜂蜜。谈论到这几年的蜂糖特别不好卖。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还谈论到用水问题。蓄水池修筑年份较久,个别水管已经有损坏。需要及时更换。看得出,这间人的条件是相对好。房间里面摆放着沙发,收拾得颇为整洁。
返回路中,我发现路面的落叶更多了,随着季节变凉,那些树木也在储备过冬的能量。个别树木夜色渐变,从绿色变成了红色,丰富了森林的色彩。汽车经过一个铁索桥时,科长告诉我:“还有一户”。桥的那边居住着一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我们走上铁索桥,桥边伫立着一棵高大的松针树,挺拔笔直,直入云端,它俯瞰着一切,就像是这个村庄的守卫者,也像是群林的见证者。桥下的河水急湍流动着,给群山沟壑增添许多的活力。过桥,走在水泥路上,路外延位置长满绿色的青苔。沿途全部都是枣皮树,挂满红色金豆豆的。希望价钱能够再好些,为本地农民增加收入。道路的尽头是房屋,还安装了铁丝栅栏。同行的科长告诉我,是为了防止羚牛。有时候,好多动物都会过来。想到这些地方的环境保护做的真好,但确实投入不少。部分的居民都搬迁到镇上集中安置点居住。
与那位人聊天,他对当前的生活状况十分满足。问为何不去集中点居住,比较热闹。他谈论到自己脾气是比较古怪,习惯一个人。而且特别介绍着,说家门口的水龙头都是驻村干部修好的。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的身体不好,到了冬天老是咳嗽。房间里面,用着火炉,火把铁皮炉子烧得红通通的。房屋四周都是茂密的林木,下雨的天气,确实湿气较重,需要借助火来驱寒寒意。我走出房间,看到四周也是较为整洁。房屋的侧边有一棵高大的板栗树,刺团的中间位置裂着口子,那黑色的果实肉眼可见。还有小块的菜园地。平时吃菜用粮,都有干部定期给送。
这条沟里其余的人户都搬迁走了。留下的房屋因为缺少人照料,有些房屋日渐破败。要不是科长开车领着我,我是不知道这些地方曾经还居住着人。
东河台的最上端就是凉风垭,那里设置着林业保护站。进入需要相应的证明,还得办手续。以前我还去过,观赏过那里的红色枫叶林。一大片,一大片,犹如飞翔的蝴蝶,在绿水青山之间飞舞。有机会,应该去看一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