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博客新坐标
(2025-08-23 23:11:22)
标签:
生活随笔 |
分类: 雁过留声—朝花夕拾 |
2007年7月23日,我注册新浪博客成功,并推送第一篇原创作品。今天,个人新浪博客18岁36天。。从青年写到中年。记录着变化,雕刻着时光。算是心路的真实记事本,也是事业发展备忘录,更是日常烟火随手记。当然,还有游山玩水的记录。
2024年8月21日,个人新浪博客的累计访问量1090513。推文3688篇,当时特意分享朋友圈,留作纪念。前段时间,新浪博客的年访问量突然清零。重新计数后,访问量不高,但数字很有趣:36666。写完这篇文章,刚好是3800篇。
以前有一位朋友调侃:雅梅,你会写到4000篇?5000篇?甚至比这更多吗?答案,我忘记了。但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坚持不懈的力量,会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习惯,如同喝水、休息一般。就像村上春树雷打不动的30年跑步。
与微信公众号相比。新浪博客功能确实太少。互动和交流方式受到限制。尤其是现在对文章的审核严格,推文总是不及时,会延后推送。影响到写博客的心情。有时候,兴致来了,堆码些文字,就像立刻推送出来。结果却跳出一行要等待审核字样。还有的文章,总提示涉及到敏感词汇。反复核对好几遍,却找不到任何的瑕疵。删减,再删减,只保留几行。挺郁闷的。一段时间,不想搭理博客,各种限制性管理,造成写博客积极性受挫。但要是放弃,可内心却充满不舍,经营了十几年的东西,怎么能随意地丢弃呢?敝帚自珍,这陪伴着走过黑夜,走过寒冬,走过人生的低谷。甚至,是我心灵深处的一抹绿洲啊!
好多写博客的朋友,都自发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从新浪博友交往,变成微信公众号互动。奇妙的缘分,都是从博客开始;又在持续推动着。尤其是教科研方面的文章,最早都是在博客里面刊发出来的。老师们最喜欢看我写得评课稿。激情和专业,是主要评价。我也觉得可贵。每次开展完相关的教研活动、送教活动、学科培训等,我都会深入反思,写上千字的文章。手勤,脑勤,通过这两个方式,确实促进我建立很好的研究意识,素材积累意识,材料加工习惯。不少文章最终成为报纸、杂志上面的文章。新浪博客功不可没。
第3800篇,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字符号。它是一种无言的记录,激励我时刻记住:热爱是什么,坚持的价值和意义。在很冷清的地方,如果还能让心灵暂时放下来。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可以与自己反复对话,多问几个为什么:
你是依靠什么走到现在的?你目前最缺憾的是什么?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当下的你与从前的你,差距在哪里?你认为最好的自己是哪个阶段?你最喜欢谁?你最擅长做什么事情?你最信任的人是谁?......
依靠实干、积累,走到现在。从不设限,而是确立远大的目标。并且学会分解,结识圈内专家。最缺憾的是:学历低,起点低,错失不少的机会。当下的我,与从前的我,如果进行比较。有明显的差距,也有明显的优势,心态变得平稳。更为关键的是:看待问题客观,理性占据上风。最擅长的事情是教育研究和教师培养,能够抓住关键点。
与自己对话,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写博客,不博取别人的青睐,只为倾听内心的声音。继续坚持,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