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74||2025年第2部书:《自由学习》读后感

(2025-06-21 12:25:01)
标签:

读书

思考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自由学习》是人本主义理论家罗杰斯论著。《自由学习》第1版成书于1969年,1983年出版第2版;我手中这本属于第3版,1994年加入杰罗姆.佛莱伯格教授的修订。

这部书阅读比较有趣,里面搜集并呈现美国各地区相关真实的教育案例,有助于阅读者获取到大量的信息。

读这本,所用时间较为长,持续2个月左右。就一部有影响力的教育论著而言,要想获得大面积的认可率和广泛的传播率,其核心观点具有领先性为第一要务,必须是首创者。就是此领域,作者提出独特的观点或归纳出方法和经验,并得到大多数阅读者的认可;第二要务是具有实用价值,确实影响并改造某个时期或者很长一段时间行为。第三个要务就是长远性。不仅能涵盖当时,而且能够着眼未来,处于动态化的生成态势。不同的时代,解读者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总得获得新的启发。

合上书页,一些经典的话语和关键描述,时刻影响着今后的行为,经典魅力莫过于此。我觉得,这本书已经与自身生活经验、认知图式发生深刻的交融,进入到新的图式,冲击原有的认知基础,形成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思考。《自由学习》主要表达是如何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为之而深情投入;如何解放学生的心灵世界,如何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教育环境,营造出“自由学习”的氛围,从而让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生命进阶和认知进化。

书中有几个观点很有战略眼光:

书籍的前言写着“近代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完全扼杀求知的好奇心,这真是一个奇迹。为了保护好奇心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鼓励之外,最需要的是自由;没有自由,它必定会夭折。”(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关于知识迭代的问题,分析独到。罗杰斯提出知识的半衰期问题。他以数据和案例为载体,提出许多知识是无用的。“在当今世界,事实性知识面临着一个半衰期的问题,只是的有用性和准确性很快会发生变化。”“在某些领域,有用的知识半衰期逐渐由20年降10年,再降到5年甚至更短。”新的知识产生后,原有的知识就失去已有的价值。这就为终身学习观点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学习本身就是属于一种进化行为。新的技能总是比原有的技能更为快捷。就像是软件版本的更新,不断优化并呈现新的功能,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不但兼容前面的基础,修补漏洞,还会开发新的领域。

关于课堂教学的描述,颇为精准。罗杰斯认为,教师要营造一种“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搭建有效支架、双方深入对话、分享各自理解。“只有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纯粹的信息给予者,学生才会面临独立思考的挑战。只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创作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他将课堂划分为两种类型。“学生成为信息接受者的课堂和学生成为思想创造者的课堂。”故而,也就产生两种学习环境:被动环境、主动环境;随之产生两类型的学生,要么是消极的观光者(接受各种指令,完成低水平的练习,教师严格控制着纪律,不愿意表达),要么是积极的参与者(喜欢合作,主动提出问题,参与互动,愿意进行展示,有独立的见解)。时值今日,罗杰斯书中的被动环境依然存在,没有随着课改推进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师与学双向促进,在山区学校依然较低。课堂教学,年级逐渐拔高,而一个班级消极的观光者所占比例却是不断增加。课堂,甚至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自问自答、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教师讲解,学生抄写;教师提问,学生沉默;教师点名,学生惶恐、无助、羞涩。如果教师再进行一个反问和质疑,学生就不敢提出任何的辩解。

关于自由学习的形成,促人深思。怎么学习?学习方式,采用何种策略。为什么学习?学习价值,学习态度,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感受,是痛苦还是欢喜,是愉悦还是沉闷,是无助还是恐慌。学习习惯;什么时候学习?学习时机把握。学得如何?学习效果监测。“他们是催化剂、促进者和能量器。”“他们给与学生自由、生活和学习的机会。更要的是,他们是学生的共同学习者。”

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倾听学生的声音,我必须首先放慢步伐--以抓住这些瞬间,给予学生所说的内容及足够的重视,无论他们是大声嚷嚷还是娓娓道来,心平气和还是怒气冲冲,也不管它与主题有关或无关。”

关于自由学习的路径,值得借鉴。书中列举相应的一些做法。比如“设定对学生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减少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割裂感。引导学生直面真实且与课程密切关联的问题,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如“提供学习资源”。“与花费大量时间备课的教师相反,促进者注重为学生提供与体验式学习需求相关的各种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学要根据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展,面临学习困惑、学习需求等提供可以选择的资源。包括“学习目标”确立。教学不能单一追求技能目标,忽略行为目标、情感目标,让学习变成机械化循环训练。而同伴教学、学习小组等学共体,则能够让学生通过互助、共享、合作等方式,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总之,自由学习要诱发学生的探究之心、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合作、对话的机制。

结尾处的话语,令人振奋。“智慧并不是来自于时间或年龄,而是来自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从无错误中学习,在经验中成长。通过新的经验产生的这种不平衡,从最真实的意义上来看,就是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