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92||假期研修“持续充电”几点随感(1)

(2024-08-25 12:53:37)
标签:

纪实

记录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读专业期刊杂志,能占领研究制高点,把握研究的发展趋势。我得出的认识是:若从前沿性看,《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引领性强,尤其是徐鹏、吴欣歆等高等院校教授科研论文思路严谨,对学理探索和现象分析深刻且全面,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学科热点研究效度好(大单元学习、学习任务群、活动·探究单元,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等),难点探索着力问题解决和经验提炼。尤其关注课堂教学诊断与优化,每期都有典型的课堂教师实录,后附相关专家的点评和诊断意见。同时,还推出了优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古诗,给人启发性和激励性。这是一本很有权威性的语文类期刊。语文课程内容确立、课程体系建设、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学方法优化、语文教学资源运用、语文知识运用等,都能在该本杂志找到有效解决。

若从系统性看,《课程·教材·教法》深度研究最有价值。从宏观层面、全景式论述,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追根溯源,引用充分理论,结合现象阐述,文章整体篇幅较长,阅读起来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包括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本杂志涵盖着国家教育课改政策解读、课程建设路径探索、教材开发研究、教法学理研究、中外课程对比研究等。它是一门全学科化、指导性的研究杂志,既有义务段课程,也有学前领域研究。对于基础教育研究者工作者而言,必须跳出学科范畴,多角度、全面深入研修。

读教育教学论著,能占领研究精深点,把握研究的整体状况。杂志是由若干篇论文组成的,呈现多位学者、教师的研究成果,具有发散性。而专著则是一位或者少数几位专家研究心血,显示出在该领域研究取得最新成果和发现,或者是已经取得研究结论,具有权威性和反复引用的标准化。比如,关于项目式学习,那就无法绕开夏雪梅博士3部书。关于跨学科学习研究,就无法绕开郭华教授的成果。关于教学设计原理,就无法绕开泰勒和加涅等人书籍。

从阅读中,发现个人未知和浅薄。系统读专著,广泛读杂志。这个假期,我了解到文本解读多领域成果,三级阅读理论(即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该理论应该与美国心理学者金奇( W. Kintsch) “情境模型”有关联性,他指出:阅读理解过程包含三种层次的处理———文本的“表层结构处理” “文本基础处理”和“情境模式处理”,分别对应“表层理解” “中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同时,对于读者反应论资料收集丰富起来,但文献对这方面研究还是相对教师。假期,我首次接触到课程理论方面知识,尤其是古德莱德课程五级结构理论,打开我对课程国家设计、课程具体实施、课程校本管理、课程执行反思等方面产生思考。他将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而好的课程,莫过于这五种类型是统一的。即理想课程能与经验课程高等吻合、高度匹配,理想与现实一致。

读其他文史闲书,能增加学识之广度,掌握研究的延展内容。接触到几部历史类书籍,让我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性的复杂有着更清楚的了解。功劳、业绩都需要平台,也是集体的产物。不要想着个体有多么的重要,应该在空闲的时候多琢磨一下,还能做些什么,是否具有无可替代性;还能走到何种程度,在某个领域能否拥有绝对话语权和指导能力;还能取得那些新突破,比如课程建设、校本教研推进等;还能遇到那些优秀人才,关键要有贵人和高层次专家们赏识和机会。此外,应该打破地域限制和环境困境,除了本单位之外,还能发挥何种作用。

人,必须要摆着位置,警惕祸从口出,做到慎言慎行。该忍让的时候,就要适度的退后,事事都要拔得头筹,可能吗?该强硬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原则性。把握住尺度和分寸即可。人,是环境化的产物,到了什么山,就唱什么歌。我喜欢苏轼那种随遇而安的性格和洒脱自如的大格局,将荣辱与兴衰当作一缕清风,始终保持旷达和乐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谦和地与周围相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