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75||2024年第8部书:《学习的本质》读后记(1)

(2024-08-12 12:43:28)
标签:

读书

记录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学习的本质》作者是安德烈·焦尔当,生物学与教育科学博士。他对于学习的概念、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意义、学习要素的构成、学习未来发展等理解和认识有着多重性、思辨性性,充分显示出他在领域研究的深入和全面,犀利与前言,透彻与客观。其中的一些新观点简直是震耳发聩,不断彻底颠覆我们日常的认知和经验,甚至有些分析颇具引领性和启发性,迫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身处在信息海量、数字算理、技术为上、媒体遍布的人工智能新时代,学习是一个不断迭代并晋级的过程,学习是一个不断更新经验并蜕变提升的冲突,学习是一个打破舒服区走向成长区的交换。

学校的学习对于每个人而言,极其有限且受到诸多的限制。学校的教育只是一种发展状态。就某位个体来说,从学校毕业只意味着结束简单的一段旅行,而开启一段新的旅程。社会这个大的场域,才是人生必须的修行场。如果认为获得某个学历证书或者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就能高枕无忧,那只能算作典型的自欺欺人。

该书阅读,是一个分散的过程。我经常重新翻阅,又忘记了前面章节的内容。对于缺乏教育理论常识的读者而言,《学习的本质》里面有许多的障碍和困惑,比如不同学习理论的阐释和随机穿插,包括大量的脑科学知识分析,大脑构成,出现了大量的生物学术语,如脑干、海马、丘脑、前额叶、枕叶等,从神经学角度对各个构成的功能部位及特征予以说明,生动地揭示大脑的运作。包括人体结构呈现方式,甚至采取有趣的譬喻。但对于具备一定基础和经验教育工作者,轻松谈不上,至少可以进入到思考状态中。

这部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论著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部分是:怎么学习?为什么学习?(这是概念界定、价值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学习的新研究。(学习要素构成,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转化及运用等)第三部分:学校和文化结构的转变。(学习机制保障及维持,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环境营造等。)

关于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书中列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三个月内就能学会一门语言的基本知识,在三天内就学会在空间里定位。然后长大一些之后再学习这些知识则要花费数年实践,结果还往往不甚理想。”这个事例直接告诉我们:学习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只有学习与环境密切关联,产生对应关系,并且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运用和强化,巩固和提升,纠错和完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反之,孤立的学习会投入高效的精力和时间,效果还会打折扣。

关于什么是学习?“学习首先是一种变形。问题、原初观点、惯常推理方式在个体学习了新知识后会发生变化。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学习者的心智表征发生改变的结果,这种改变往往是根本性的。”对于该观点,我们可以思考掌握某个技能或者接受新概念、新原理的过程。与以往的经验和常识判断进行对比,发生本质的改变和差异。然后,内心深层产生怀疑感,经过有效的验证之后,对旧有的学习经验和体验产生动摇。通过反复的思考和重新探究,一个新的认知逐渐建立。该过程并不是线性平稳过程,而是像抛物线状态,有着起伏波动的态势。正如下面的描述:“这种机制从来不是即刻发生的,而是需要经过冲突和干扰阶段。一切都必须经历接近、商议、对质、去境脉化、连接、断裂、交替、浮现稳定、退后、调用等步骤,特别是调用。”

关于为什么学习?“在最简单的生物组织身上都可以观察到。细菌、微生物、单细胞生物和菌类都有能表现出复杂的行为。”“学习是一切生命形式都具有的能力。”就如抗生素为何要升级,因为病毒要在狡猾地学习,寻找人体保护机制的漏洞,然后以隐蔽的方式藏匿在身体器官处。“不确定成为世界本身的性质,我们既要超越对确定的渴望,也要发展批判能力,认识到个人和民族的多样性。”焦尔当教授不愧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者,其视野十分开阔,他的观点令人信服,对我们教育工作和未来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知识不再是一堆机械、线性、封闭、确定的信息。我们要学会不再抱有固定不变的想法,学会修正自己的判断,接受和我们的信念大相径庭的观点。在差异上下功夫有助于澄清我们自己的价值观,避免产生排斥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