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级课堂创新教学大赛再思考(1)
(2022-10-23 11:55:12)
标签:
分析反思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昨天下午4:40分左右,随着最后1名参加市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老师给我发来信息:“我已经结束了”。一颗悬着的心才安置下来。每逢遇到重大的技能展示活动,作为带队的我、指导的我,内心充满焦灼。我更能感受到选手们的焦虑、急躁、胆怯。焦虑,是因为比赛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选题而担忧,为其他非人力因素。急躁,在于纠结某个细节妥善处理,某个学习活动优化,某个教学方式调整。唯恐辜负学校栽培和教研员寄托的重望。我理解这种心态。胆怯,我们县教师数量少,县域经济、文化氛围、影响力等与外界的差距较大。这是不争的事实。缺乏底气。故而,赛前,我从不批评、责备。而是尽力挖掘其潜能和优势,说出鼓励的话语,让其找到信心。
周四晚上22:44,我坐在电脑面前修改其中一位老师的说课稿。从语句流畅度、专业表达规范度进行调整。这名老师确实用心了。可毕竟缺乏经验。新课标理念领悟不到位。尤其是比赛赛制要求把握不精准。没有凝练出创新大赛说课稿的特色。要在5分钟内,把创新点借助理论阐述。修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的辛苦可想而知,由于上周身体出现了好几个小毛病,每日要服用三四种药。尤其是腰部的疼痛,才折磨人。我坐在椅子上,身体是极度不舒服。加之嘴唇的右侧,还冒出了讨厌的疱疹,小痘痘还影响到进食情况。吃饭没有什么胃口。
尽管情绪低落,可手头的工作,一点都不能含糊。单位每组织一次活动,来不得半点闪失。以这次市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来说,从早期下文的安排部署,到查看各校推荐教师的申报材料,再到首次举办选手的集中培训活动,本周还陆续进行了3-6次的分散培训。尤其是托朋友们关系,搜集到陕西省第一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视频和教学方案设计。我对省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选拔标准、导向作用、实施关键、价值意义等方面有大致了解。主管部门旨在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型,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提升育人空间与学习内容有机整合,凸显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建设理念,全面推进三个课堂实施。
在几所学校来回奔走,好像忙碌起来,精气神自然就饱满了。连身体的不舒服都减轻了不少。观摩小学的创新课,近距离聆听。该校教研组也进行了好几次的打磨。教研组长和市级骨干提出了修改意见。走进初中的创新课,直接指出存在的小瑕疵。查看高中教师的设计教案,有事情错过了一次的实地观摩指导。与授课教师做了好几次的交流沟通。其实,每位教师存在差异性,但各有亮点和鲜明特色。且学段目标和要求不一样,必须要因人而异做出精准性指导。选手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一遍又一遍独自模拟演练,一遍又一遍在集体观课过程中修改其他人提出的各种建议。比赛前期的培训过程挺煎熬人,既要检验老师们的意志力、心性,也要检验老师们的胸襟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