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152:略阳送教随感
(2022-09-26 23:14:20)
标签:
课例分析 |
分类: 省学带坊--工作开展 |
一、研讨课特点
谢甜老师作为市级教学能手,执教《水调歌头》有几个优点:一是导课激趣性,开课采用月字令的方式。要求学生说出与月亮相关的诗句,增加与本节课内容关联,提升语言储备量。二是对话深入性,在品读环节,当学生说出个性化体验时,而表达不够精准时,教师总是能耐心地启发、点拨,促使学生的表达更加精准。三是设计活动性。整个新授环节分为“读出韵味”“读中绘境”“读中品情”“读中知人”四个部分。从氛围营造,到意境感悟,到情感体会,再到以文知人,层层推进。
存在问题:教师示范性还要强化。本节课,对于词作诵读训练不够。未能让学生完整地诵读全词,导致在情感渲染方面比较苍白。在难点处理方面,搭建学习支架不够。背景资料铺垫不及时,学生对本词情感变化体会存在认知经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关于句式的补充对话出现稍晚,未能精准地意识到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教没有走在学习前面。“我想对弟弟说:
二、示范课特点
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余苗老师执教示范课,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环节间逻辑严密,设计颇为精巧。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想象力。如抛出问题:“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你发现了一轮怎样的月?”结课时,让学生齐唱由《水调歌头》改编的经典歌曲。二是教学思路清晰。以“月”为教学主线,分别引出“诵读入境,词中有月”、“品读悟情,月中有情”、“研读入口,情中有意”三个活动。三是品读深入。主题解读有深度。从个体层面拓展到哲学层面。对词作表达的复杂情感做出了多元化解读,促进了学生语文经验丰富。四是作业布置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足:教师对略阳荣程中学的学情分析不够深入,导致教学重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三、几点建议
1.强化新课标理念把握。新课标出台后,语文教学变革较大。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把握质量标准,以“教学提示”为依据,弄清“教什么”以及“教到何种程度”,逐步建立起素养型语文课程。要在课堂上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在创设真实情境方面发力,在学习方式优化方面强化。尤其是单元间整合力度必须增大。每节课,教师要关注已学内容与将学内容有机结合,不间断地复盘,促进知识结构化、能力拔高化。
2.注重评价多元化实施。教学是唤醒和点燃,而不是灌输和传授。故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以科学化的评价为导向,关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角度激励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关注资源开放性呈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教材是个例子,是学习语言的载体而已。《水调歌头》作为古诗词中的典范代表,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学价值,需要教师跳出教材的范畴,引进不同的素材和文本,以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多边对话,从而有效增加课堂教学活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