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2022年新入职教师培训讲座
(2022-08-28 23:05:07)
标签:
记载反思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今天早晨7:50分就到了培训教室,与其他同事做准备工作。发言教师讲话材料,我都提前做了审定,在把握大致框架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微调。
两位老师汇报材料,给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这次培训增加了新入职教师宣誓。我觉得有创新,让每位老师都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12:30分,完成了新入职教师培训讲座。遗憾之处:受培训时间限制,对大量内容进行压减,导致后面重头戏快速推进,未能达到理想状况。这件事情,也让我产生新的思考,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提前应该让培训者将内容再做梳理、确保内容方面精简,同时又有独特性。两位老师现身说法,从一线成长起来,确属不易。我平时讲座机会多,应该给她们充足的展示机会。相信对青年教师有极大的启发。
个人专题讲座演示文稿,一共制作了136张幻灯片,增加了新的内容,还从往昔讲座稿中节选了几张经典的图片。从针对性、实用性角度看,与往昔相比,自己觉得本次培训讲座有微小提升,突出特点还是信息量大、具备感染性和引领性。我在整个讲授的过程,情感投入,也适当地增加了诵读环节,确保有些语句能够入脑入心,促使教师们在思想层面有真触动。讲座的第一部分是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在政策法规方面,搜集资料、选取图片、提取信息、分类呈现,就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从业专业标准有一个全面了解。完成任务同时,对自身也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开场白比较有说服力,柳青先生的这段话,对我当年影响较大。文中主人公最后的遭遇,也令人唏嘘不已。图片加文字搭配的方式,直观性强,有助于引导青年教师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新入职教师面临问题章节,我觉得推进稍微过快。应该列举一些真实的案例,增加说服力。让老师们少走弯路。比如,眼高手低问题。基本是通病。学校工作头绪多,难免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任务。比如新闻报道、后勤管理等。这些活也需要人来做。小事情只要能干好,对自身能力也是一个全面促进和提升过程。想到我当年进入基层学校,每次接收各种临时性任务,总是尽最大努力完成。起码,工作态度是不错的。正因为如此,笨拙的口才有了改变。急躁的性格趋于稳中。
讲座第三部分是教师教学常规要求。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测试、辅导、教研。每个常规如果展开说,都会自成一个系列的讲座。常规要求就是:定标准,定规矩,每个环节该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都应该具体、清晰。本来这是讲座的重头戏内容,但列举事例相对较少,老师们或许觉得有些枯燥、乏味。好在宣布了严格的学习纪律,大家摘抄笔记,也会拿出手机拍照。讲到与学生眼神交流、包括板书设计时,我离开了桌子,直接站在大屏幕面前,给每位老师做示范。
讲座第四部分是新入职教师几点建议。我从多个方面做了总结归纳比较喜欢六个路径。纯粹属于独立原创。而第五部分借鉴了省上培训时的资料,又适当增加了新的理解。等到讲完最后一张幻灯片时,已经接近12:40分。嗓子有点干涩。
反思小记:
1.部分内容制作不精细。在表述方面存在滞后。比如教学目标,应该写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2.幻灯版式设计不精美。尤其是听评课,未能以流程图形式展现出来。只是文字,显得有些呆板。
3.教师教学常规信息量大。讲座内容可以做进一步压缩。针对老师们最需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