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思政课大练兵活动随感
(2020-07-23 10:08:20)
标签:
工作记载 |
分类: 省学带坊--工作开展 |
7月21日,参加了思政课大练兵评选活动,担任评委,共观看了10节微型课视频。该次活动是思政课练兵规模最大的一次,各校积极性较之以前有大幅度提升,三个学段均有作品提交。
既然是录制光盘,故而对录制技术、录制环境、视频存储等密切相关。从播放的资源看,个别基层学校受条件所限制,没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其录制过程中杂音较大,没有将背景其他无关的声音予以过滤,音质的清晰度不高,听着十分费力。个别光盘的画面模糊。所题写的板书,其字迹都难以辨认。
从教学环节、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选取、教学效果等方面看,多数教师对微型课要点已经初步掌握。在15分钟内,选取一个主要的知识点,精心选材,分解细化,设计3-4个学习活动,完整地展现了从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布置及设计的教学片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微型课是常规课的一个微缩版,主要特点是内容少,目标小,环节简约。有几位教师能深钻教材,所设计的导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已有经验为教学起点,循循善诱。以活动推进,逐步拔高,将学生在活动探索、对话交流、情境参与中体验,把抽象的道理化为直观的活动,促进学生深入体验,感悟其中蕴含的各种做人、做事道理,从而内化于心。能跳出教材,围绕主题,精选细挑视频、图片、动漫、新闻等素材资源,增加课堂容量,在变化中创新,引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从参选的视频看,有的教师把知识点融入到时代感最强的信息咨询中,信息量大,同时将热点和焦点纳入到课堂,增加思政课的生活化气息,实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如一位高中思政教师,结合抗击疫情,以“镜头下的温情”为主题,出示了几个真实的资料片段,如理发店老板主动为防疫工作人员理发,华为技术公司第一时间捐款用于疫情防控,跨国企业现代集团、松下电器等捐款物资,从而巧妙地引出了几种经济体制,以及顺势强调了他们所做的贡献。教师再利用图表,启发学生总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特点以及各自所具备的优势,梳理知识,条分缕析。在思维大碰撞过程中,促使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出示了两个观点。观点一:“在疫情战和经济保卫战,只要发挥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就够了。”观点二:“国家应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甚至可以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用两组对立的观点组织学生交流、辩论,强化认知,学生自然是越辨析越清晰。在正反观点的讨论中,也加深理解,做到了知识的触类旁通,既开发思维,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现实的问题,把知识活化、内化,提高其实用性,增加知识的意义感。最后,及时予以扩展,出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论述。再次活用知识,巩固所学,促使学生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之目标。
另外一节参评课,遵循了小学低段孩子的认知特点,每个环节设计精巧,层次拔高。开头导入采取图片激趣,以小马过河给大家的启发为引子。让学生从故事中说出相应的道理。学生们对该故事较为熟悉,得出一个重要观点:“做什么事情,要敢于尝试。”教师顺势将观点过渡到授课内容主题上,导入环节自然无痕。其后的新授部分,全部以活动推进。活动一:说说你的第一次挑战;为了让二年级的孩子们说得流畅,教师搭建支架,给学生提供固定的句式,让其填空补充,降低难度。“我试过……当时心里……试过之后”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分享经验之后。教师顺势提问,继续引导学生体验。“你想尝试什么?”让学生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根据学生的发言,点拨启发的同时,提供了一些学生想做的事。分为三类,可以尝试的事,不可以尝试的,寻求大人帮助的。在学生探究、归纳、辨析过程中,对日常行为进行了明确,在年龄范围内、身体允许状况下有些事能尝试,而有些事无法尝试,有些事需要通过成人的帮助。与生活化的结合,事例来自于学生的日常体验,抽象的道理直观可见。在正面引导之后,教师出示了反例。用PPT播放了捅马蜂窝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发现马蜂窝不能捅,明白了做有些事要考虑后果。活动二:听听别人挑战第一次的故事。出示了两个小朋友的故事。通过身边同龄人挑战的事例介绍,培养孩子们积极尝试、勇敢挑战的良好心理机制。活动三:出主意,有两个小活动组成。1.小明有一副好嗓子,但不敢在班上唱歌。2.小丽想节省看电视的时间。这两个问题探索,其实都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其解决的过程,就是将道理内化于心,旨在让学生换位思考:如何解决不敢尝试的心态,如何去处理矛盾和现实冲突。第一个问题是克服胆怯心理,拥有自信;第二个问题是自律意识与贪玩天性间的矛盾。体验式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转化为今后的行为。
从整体情况看,思政课教学的设计理念还是相对滞后,与当前思政课的改革方向、目标要求、资源利用、实施途径、方法优化、评价要求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知识呈现形式简单,没有结合生活情境或者创设虚拟的情境,引导学生把知识与生活产生密切的关联性,增加趣味感,化解陌生感,提升实用性。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全部采用讲授法,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容器”,一讲到底,缺乏及时互动与精准反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只是标准的受众者,也不知道学生到底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重要概念的出示,没有用真实素材做铺垫,导致理解起来困难、乏味。还有的课铺垫冗长,揭示主题突兀。个别的课缺乏深度,注重了形式花哨与热闹,忽略了对主题的挖掘。
整体来说,思政课是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我还得加强这方面的研读和探索。对于参赛教师而言,小学段基本都为兼职教师,初中和高中都是科班出身。这种先天不足也产生了差距。尽管成绩有高有低,但大多数教师们的态度较好,也体现出了学科建设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如果平时能加强引导和规范,多组织主题式研讨活动,给教师们提供好的资源以参考、借鉴,也能促进老师们理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