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我的母亲》文本解读及教学反思

(2020-06-22 23:35:07)
标签:

教材

研读

分类: 省学带坊--工作开展

该篇回忆性散文结构清晰,前面的部分侧重对母亲形象的刻画和描绘,以选取典型事件来衬托母亲身上的优良品质,如勤劳、具有反抗精神、独立性强等。后面的部分侧重母亲品质对“我”的一生的影响。

对于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在漫长的生涯中,如何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情感,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意,无疑是选材的关键所在。故而,作者精选了若干个小细节,母亲生活和劳动中的真实表现,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母亲这一农民形象的特质。在众多品格之中突出了“勤劳”。

开场的基调以怀念为主。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走向。“我万分悲痛。”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这样的情感,诵读是极好的方式。用低缓、沉痛的语调与语言亲密接触,就能读懂文字中潜藏的各种复杂情感。既有难舍,也有敬佩,也有追思,更有割舍不下的伤感。

初读,把握文本的表达结构,理清内容大意。在整体浏览过程中,了解母亲身上的各种优良品质。“你读出了一个怎么样的母亲?从哪些语句看出来?”采取如下的追问,引导学生用跳读的方式,提取相应的语段信息,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经验。在学生分享与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并深入点拨。要求他们用归纳性的词汇概括母亲的品质。研读,进入局部聚焦环节。在众多的性格特点中,作者说:“母亲的勤劳最令我不能忘记。”围绕这句话,请从文中找出例子,促使学生再次细细地品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精选一些语句,现场诵读出来。相机精选诵读指导,语调与语速的控制,体会作者的情感色彩。

回忆整个微型课的授课环节,我个人觉得处理较好的地方是导课,情境渲染到位,以一首《游子吟》诵读营造出一种在场感。母爱的伟大,顺势介绍作者。品读与赏析设计到位,也注重双边互动教学,虚拟授课的状态。尤其是板书较为工整,分布合理,主板书、副板书泾渭分明,标注在不同的位置,增加了逻辑关系,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字体。授课中,个人的语言表达相对流畅。在文意熟悉、形象了解、品读赏析之后,就文本体裁做了大致强调。引出了回忆性散文的特点:真实、精选典型事件。为了增加完整性,巩固环节再次进行梳理。作业设计以分层为主,体现了个人一贯教学主张,促进不同程度学生有所提高。给予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当然,如果再次去授课的话,还会考虑以群文的方式重组资源。与另外一篇散文《我的母亲》做比较,进行鉴赏阅读,探究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素材选取、行文结构、主题表达等角度出发,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以此增加学生对母爱的深入理解。从例子的角度出发,两篇文章各有特色。可以考虑设计一个教案,在课堂中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