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关键词咀嚼法运用的浅思

(2019-09-13 21:08:50)
标签:

课堂

思考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观摩王君示范课《散步》随笔

911日,在基层某校下乡。中午,在教研群微信群里抽空观摩了特级教师王君的示范课《散步》视频直播。授课地点是清澜山学校。从视频里看出,应该是教学开放日活动,教室的后面坐着二十多个家长。采取小班授课,学生不过20多人,便于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以及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与指导。

《散步》是一篇短小的散文。很少有教师像王君那样深入文字内部潜心研读,开发出自己的解读方法,打通教法和活法,转化为灵动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围绕一个句子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进行解读,切割成“我们”、“田野”、 散步三个环节,达到人物赏析、景色赏析、情感体会、语言运用等目标,以关键词语撬动全篇的解读。

聊聊我们找出文中的人物。出示几个人物的话语。儿子的淘气语。在产生分歧时,“我”说的话语。我母亲所说的话。引导学生结合语境,以及生活经验,在诵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所流露出的情感。比如儿子的话语,指导学生读出童真、奶声奶气的感觉。“我”的话语,要读出中年人的沉稳,把握重音和语速。我的母亲的话语,要读出老年人的苍老、低沉。面对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分歧,我的妻子却没有说话。启发学生说一说,我的妻子会怎么说话。结合文中的提示语。出示原文的语句:“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学生说了很多的话语,但都被王君老师否定。说出的话要让孩子满意、要让婆婆满意、要让老公满意。从而理解到这句隐藏的话语背后意义,理解妻子的不容易,妻子这句话太难说了,作者干脆就不写了,这是无言胜有言的智慧。当学生诵读出人物的情感之后,指导学生分析出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孩子的聪慧,我的孝顺,母亲的慈祥,妻子的贤惠,组成了一个圆形的图谱。懂得“我们”四者的关系。神奇的写人技巧:一“言”可传神,无“言”亦传神。

观赏“田野”。该部分的教学重点围绕两处写景的语言,出示写景的语句。让学生带着感情色彩深情地诵读。启发学生思考:田野有什么?田野代表什么?寻找景物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菜花、桑树。出示了古诗词,“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桑树的寄托,人间的象征.“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池塘的代言。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从诗词佳句里读出景物传递的文化意义。归纳出景物的作用。渲染、烘托、铺垫、暗示。

体会散步。当场采访:有多少人散步?总结出当下生活状态,都在赶路。散步应该是怎么样的?在文中找出。散步的感觉慢慢地、稳稳地。探究散步的文字风格。出示相关的语句训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我的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莫怀戚本来是惜墨如金,删除一个字词,意思不会发生改变,作者非要如此表达。找一找到底是哪个字?学生发现是我的二字,体会这个我的背后表达深层意思。探究出拥有的甜蜜感承诺之后的责任感。训练二,我的母亲     高大,      很瘦,      不算重;儿子      很胖,     幼小,        也很轻。在学生填空并朗读后,从课文里再找出类似的语句。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进行反馈。这些句式用一种图形来表示的,会选择哪种图形命名?有学生汇报是轴对称图形。有学生汇报是圆形。王君老师进行命名:神奇的圆形句式。思想相辉相映,形式相扶相持,内容相互相答,情感相融相生。同时进行语言拓展训练,提升语言的艺术表达力。老师深情地讲,学生认真地听;孙子聪慧,奶奶慈祥;丈夫疼妻子,妻子敬丈夫;“

课堂教学的小结,用了作家莫怀戚原文的一句话。这一切,都使我想起——生命,还使你想起什么?询问每个学生的读后感受。不同的词语从学生口中蹦出来。人生缘分家庭责任孝敬”……每个学生从文中得出了独特的个性化情感体验。生命的状态,就是我们在一起散步的感觉。

这节课给我的启发:

咬文嚼字很精妙。教师应该进入到归零的阅读状态,不看教参和辅助用书,投入到阅读中。依据钱梦龙先生的话语,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还得抓住文中的核心点,有自己的思考。潜入语言文字的内部,捕捉到高度重复、能够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词语或语句。要有敏锐的感触,把相关联的内容结合起来。对我们关系的思考,每一层人都有不同的责任;对田野命题的探究,每个景物不再是景物,而是多重的象征意象;对散步过程的理解,如何活出从容的生命状态。“我的”与文中多处意境的关联性。妻子,在外面总是听从我;儿子,习惯顺从他高大的父亲。母亲,很听我的话。突出“我”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圆形句式有特色。对称句式在表达中的作用。组织学生观察句式特点,搜集与此相似的句式,让学生反复诵读排列整齐的句式。依据这些句式各自所起作用,归纳其特点。同时,还强化语言训练。以课文为例子,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如何把意思表达的圆润,让学生说出更多圆形句式,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借助相关联的语句练说,强化对这种句式的认知,并转化为实际的运用。

意象挖掘颇奇特。散文意象的提取和开发,教给学生学习散文的主要方法,掌握一类文体的阅读策略,从教转换为学。从一个词语品读出厚重的丰富意义,乃是王君老师厚积薄发的聪慧所在。池塘背后的诗词,菜花里的童趣,桑树中的生活味道。从质朴的语言到厚重的文化,从古色古香的文化到生活经验沉淀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这是情感全方位润泽及思想教化。

尊重学生促体验。散步不再是简单的散步,而是生命的一种奢侈态度。从生活走到文章里,是否有过散步?架起生活与课文的桥梁。走进课文里的散步。再从文章走到生活,读出对生命的探究。散步不再是简单的记事,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小家庭温馨的片段呈现。散步不再是几百字的小文,而是充满思考与启发的“长文”。从中获得了哪些感受?从课堂实录里看到,每个学生都有了不同的启发。

以读代讲效果好。作为文浅意深的一篇现代散文,教师如果刻意地肢解全文,条分缕析,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借助多种形式的诵读,读出人物角色的状态,要精准把握住人物的年龄、身份、家庭位置。这种诱导方式,是建立在尊重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也让语言产生了真实感。读出语言背后的性格特点,进入到人物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去感知、洞察、思考、理解。小孩子的聪慧,发现了规律。“我的母亲”摸摸孙儿头的慈爱,疼惜孙子的那种意愿。都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来实现的。包括王君老师自己去模仿、展示,用夸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行纠错和调整。在重点词语诵读上的强化、标注。如副词的特写提示。我的重读,在一遍有一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我的责任和使命。

深度归纳显底蕴。之所以为名师,自有独到之点。以圆形句式为例。多数教师按照教材编排,会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句式工整的例子。再往前一步,少数教师会引导学生试着仿写几组,强化对这种语言形式的理解。上升到归纳其多重特点,挖出内在的优势,并给其命名,这就是语言敏感性和深刻性双重体现。以词语挖掘、延伸为例。意向是诗歌教学的转手,迁移到散文教学中,自然是转化的思想。将简单的词语引申出丰富的意向群,采取诠释注解手段,无疑丰富了简单的意向,使其具有饱满、丰富之感。每组景物和词语,背后充满着文化的魅力。桑树的沧桑、生活味道。菜花的童趣,稚嫩之感。池塘,孕育生命的地方。桑树、菜花、池塘组成了象征生命自由的“田野”图谱。以 “散步表现状态为例,多数教师会注重强调,家庭的和谐、温馨。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归纳出课堂教学理想的状态是:教,要教得慢慢地,学,要学得稳稳地。打通教学和活法。联系到生活,归纳出生活的状态。“慢一点,尽情地体验。”走得太快眼里没有风景,跑得太急心中缺少阳光。一家四口,田野散步,你尊我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节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