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13):观摩《萤火虫》视频
(2018-08-02 12:57:41)
标签:
专业提升李吉林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2018年7月29日的中午,我观摩了李吉林老师的示范课教学视频《萤火虫》。这节课,我感觉李吉林老师的年龄应该是60多岁了。从她的面容,以及上课所采用的教学工具可以推测出来,大概是80年代初。因为教室里没有多媒体的课件,她只是拿着许多的小黑板。更多的情境创设依靠的是语言的生动描述,声情并茂地诵读,还有图画的展示,以及学生们的角色表演,还有闭目后的自由遐思,以及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萤火虫》课堂教学视频,是50多分钟。整节课,我完整地观摩了。课堂教学的流程可用三个字来构成:猜 画 演 问。教学方式则是比较灵活的。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建立联系。李老师以一首充满童趣的萤火虫的歌谣诵读开启奇妙的悦读之旅。 “萤火虫,点灯笼,飞到东,飞到西,一闪一亮,一亮一闪,好像星星落花丛。”
识字注重方法指导。在识字教学上,引导学生根据偏旁部首猜测,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他们的大脑处于运转的状态,学以致用,建立丰富的汉字认读方式。在猜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识字的乐趣,掌握必要的方法,学会迁移,扩大识字量。比如,让学生说“燃”字是什么意思?她是分步骤推进,巧妙化解难点。先让学生观察后面的字,“燃”字的后面“烧”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学过“烧”字,自然能够明确其意思。之后,再倒推回来。看一下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学生发现是“火”字旁,马上就明白了过来。“火烧得更旺盛”。教师做到了循循善诱,授之以渔。
借助图画理解文本。为了展现文字所表现的唯美情境,李老师引导学生紧扣文章的字眼,潜心阅读。她则开始画起简笔画来。绘画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细读课文的灵活启发。“是画一朵花,还是很多花?”学生回答:“要画很多的花?”“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回答:“花丛”。追问:“是一种花吗?”“不是,多种类型的花。”“花草的世界告诉我们的。”问:“萤火虫飞得位置应该怎么画?”学生找出了“低飞”一词,故而画面中,呈现出一只只挨着草丛的萤火虫。“萤火虫飞舞得怎么样?”让学生想象出具体的画面,在头脑里描绘出来。
角色朗读体会情感。深挖课文的技巧是贴近学生学习方式的。她出示了一个小黑板,在上面写着:萤火虫(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读完全文后,让学生对课文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问:“怎么是用生命点起的红灯呢?”“萤火虫为什么小心地照着花草的世界?”李老师解释,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分泌一种物质,一边呼吸一边发光。如果萤火虫的东西分泌完了,萤火虫就死掉了。并且举例了生活的发光的原理。煤油、电产生光能。出示句式训练。“萤火虫的小灯,不用
表演再现升华情感。配合动作。出示语句“萤火虫没有回答,心底可能在怎么想呢?”猜测它的心理活动。“只要能给这花草世界带来一点光亮,我就
课后拓展的部分,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了萤火虫,我们还想到那些类似的人。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进一步地熏陶。
没有色彩鲜艳、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课件,依靠的只是教师过硬的专业能力。简笔画、板书、唱歌、诵读,以及相应的头饰。《萤火虫》的设计思路及课堂实录,正是情境教学的真实体现。李吉林老师既能关注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将语言的建构与训练与情境紧密结合,还注重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是一节充满语言味道的好课,让我享受到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