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一棵小桃树》

(2017-06-03 13:03:00)
标签:

部编

七年级

教材

研读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对于贾平凹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他的中长篇小说作品。青年时代,读过好几部。说实在话,散文类作品看得极少。

《一棵小桃树》选入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材。教科书编者将其定位为自读课文。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与人教版以往语文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自读课文的相关提示信息量较大。自读指向比较清晰。旁白批注醒目。从编写体例来看,提示我们教师必须要关注相应的信息点,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下,自主地研读课文,掌握相关的知识,了解文章的写法,品味作品精妙独特的语言。

对于这篇陌生的散文,我是读了好几遍,但始终感觉有些难度。以下是浅析的评议:

复杂矛盾情感贯穿全文。作者在文字里面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开头就交待: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儿,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始终没有写出一个字,交待了对小桃树的态度,情感暂时处于空白的状态。笔锋一转,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此话却肯定了作者的情感,对小桃树有爱恋之意。文章的开头,就给我们读者抛出了一个疑惑?为何对小桃树有如此复杂、矛盾的情感呢?是心底存有苦衷?还是小桃树另有所指?亦或者是小桃树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纵观整篇文章。作者的小桃树的感情经历了好几次的变化。开头是矛盾。然后,记叙方式转化为倒叙。回忆种植桃树的过程。起初,我是充满了希望。“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浇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奶奶过世,我发出忏悔,桃树长大全部都是奶奶的功劳。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最后,雨中的桃树,无数花瓣掉落。但是,还有奇迹出现。“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拌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双线并进的行文结构。一条线是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如何从不经意间的小桃核长成桃树。小桃树的几个成长环节。第一个阶段,破土而出。 “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弯着头,瘦瘦的,黄黄的,脆弱的模样。外界对小桃树的看法: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嫌弃,而我相信它开花结果哩。”第二个阶段:“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它不起眼,模样丑陋,长势缓慢。第三个阶段:“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是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坐在院子里悼念,看到了小桃树的新姿态。第四阶段:“如今,它开了花了,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小桃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最终绽放了灼灼的花瓣。

一条线是我的情感变化,我的梦想。我开始是踌躇满志的,很想有一番作为。 “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了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这里写出了我少年气盛的经历。可是,走出封闭地方的我,碰得头破血流。“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宰了跟头,遇到了挫折,意识到自我的不足。于是,心性也变得迟钝、无助。这是个人成长必然的经历。梦想和现实间的差距,通常会让个体必须有一个调整期和适应期。如果能够走出来,那么天地就会骤然开阔。如果走不出低迷,那么永远就将沉陷在黑暗之中。

丰富的象征手法运用。托物言志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借小桃树的形象,来描绘我心灵的成长。一棵不起眼的小桃树,终究成长起来。作者在暗喻:生命需要不经意间的历练。刻意地追求,未必能够抵达目标地。真实地活着,用原生态去追逐,也许会获得心灵的安宁和释放。此文写于1976年。小桃树或许是写那些经历过黑暗、迷茫、困顿的一代人。或许也是贾平凹自身生活经历的一个缩影。毕竟,贾平凹的全家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父亲被开除公职,贾平凹要接受再教育改造。故而,在授课中,教师应该将背景资料随机穿插进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慢慢读懂文章背后的内容,能够学会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理解作者行文含蓄、隐晦的苦衷。

语言表达多处重复。文章中,我的小桃树出现了好几次,小桃树没有出息出现了好几次。这些重复的语句,正在提示:情感的不断推进。“我的小桃树”,我与小桃树,小桃树和我对应的关系。那么,小桃树在风雨中坚韧地存活,不正是我走出那黑暗十年的真实写照吗?

小桃树没有出息,看似没有出息,只是短浅的判断。很多人与物,都需要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历练。

    这是一篇需要反复细读的散文。破解文字下面密码,还需要更多辅助的资料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摔倒后的感悟
后一篇:晨练第七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