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常规管理的的十个细节

(2015-01-14 20:12:39)
标签:

学校

管理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管理的层次和内涵往往体现在细节里。细节决定成败,善管创造效益。教学管理成功与否,重在日常细节的落实。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任何纰漏和瑕疵,都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大问题衍变成顽疾恶瘤,难以治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常规管理的本质在于制订长远的计划,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对事不对人。

1、学校的每项工作,务必做到有计划,必有安排;有安排,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落实;有落实,必有总结。每个活动都是一个封闭的圆圈。

2、三流学校的管理靠校长,二流学校的管理靠制度,一流学校的管理靠文化。最好的学校,必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对大多数学校而言,落实制度管理是走向文化管理的必经之路。优秀的学校,有着完整、系统、全面的制度,制度面前,严格执行,不徇私舞弊,不因人而定。制度修订和完善,必须要征求大多数教职工的同意。制度出台后,要试行一段时间,根据执行情况作出调整,但忌讳朝令夕改。

3、学校的常规管理上,既要抓量,也要抓质。突出目标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过程管理。并要根据发展和变化的形势设置弹性的调控方法,注重方法多样化。如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结合,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结合,巡回检查和跟踪检查结合。针对某些检查出来的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不能一拖再拖,形成疑难杂症。

4、管理和教研是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两把宝剑。对一线学校而言,要努力搞好校本研究,提倡互相听课(自愿)、提倡写课后反思、逐步树立个体意识,加强教研组制度建设,定期开展活动,找准每位教师的教学不足,逐个加以解决。找出共性问题,群策群力,集体研究解决。

5、多开展一些观摩课、研讨课,直面课堂教学。积极倡导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组织教材解读、课标研读,正确把握学科的课标意图,促进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加强课题研究,在问题探讨、质疑的过程中,促进对问题全面洞悉。打造区域交流、校级交流,促进沟通,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6、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引导教师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撰写经验体会论文,关注行动研究,观察周围发生的真实教育教学事件,收集素材,归纳整理,多撰写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个案分析、教学反思等,提升自身教研理论水平,争做“学者型”、“教研性”教师。

7、各校要不断学习课改理论知识,逐步按照“确定目标实施目标检验木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人人过关关”,努力提高全体教师教学水平。

8、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反思力度。一个不断发展的学校,必须直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层面和教师应该具备危机意识,树立学习意识,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课改理念、是否吸引学生热爱课堂?个体要认真的、深入的钻研各自负责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丰富理论素养,开阔教学视野。备课的时候,要加大资源的搜集、筛选、处理、整合,在借鉴教参、教辅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恰当的运用现代技术设备充实自己的教案。

9、提升研究的层次,转变研究意识,让教育教学研究并成为教师的自觉教育行为,让教学研究成为平时的常态行为。组织的各种公开课都要确立正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找准问题,重点给予改进建议。

10、学校的管理在于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优秀的领导团队,其实甘于做幕后英雄,不断推出新人,激发每位教师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优秀的一所学校,通常领导们都很强大,总是安排得法,率先垂范,但是也能适度放权,给老师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他只是在后面做着该做的工作。大智若愚,圆润灵动。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说:一只绵羊领一群狮子,比一群狮子一群绵羊更有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