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2015-01-07 20:26:56)
标签:

课题研究

教研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教师职称改革实施以来,课题研究的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师们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课题研究成为各级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专业条件之一,就是要减少教研论文鱼目混杂的虚假形式化研究,改变以结果代替过程的错误做法。通过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促使教师们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棘手问题,实现教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各地教师的职称评定条件从细则来说有所变化,但整体情况是大致相同。陕西省教师职称评定对各级各类型的教师申报不同职称序列,对课题研究有着明确的要求。

    申报一级教师  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及幼儿园老师均需要参与完成1项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1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的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

    申报高级教师  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要求:要参与完成1项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2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的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

申报正高级教师  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要求: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科研课题;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省级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市级课题不少于2项。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申报一级教师除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外,都是参与县级课题研究或1项校本研修;申报高级教师除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外,都是参与市级课题研究或2项校本研修任务;申报正高级教师除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外都要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科研课题。中级、高级职称序列,一线教师是参与课题研究即可。正高级序列,一线教师必须要主持省级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还是比较陌生的,处于功利角度的考虑,不少教师加入了课题研究的大军中,但由于缺乏经验,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半途而废,停滞不前;比如,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比如,头重脚轻根底浅;比如,成果粗枝烂叶,毫无建树。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我结合自己进行过得几个课题研究,谈谈感受:

一是选题要小,研究才会细致、深入,取得实质性进展。课题确立太大,范围广,容易收不回来。比如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这个选题的范围就较大,容易导致研究过程比较粗糙。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少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交习惯等,那课题研究从那里入手呢?每个方面都去研究,势必顾此失彼,虎头蛇尾,流于形式。如果确立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单从幼儿学习习惯入手,进行分解,任务较为具体、明确,研究起来就从容多了,不会被捆住手脚。

二是选题要考虑可行性,尤其是实际完成的效果必须大致预测出来。有的课题比较有研究价值,但是人手不够,或者条件不具备,或者资源欠缺,或者无法进行实验评估和验证,弄得一半就进行不下去。比如农村小学的教师确立《翻转课堂的实验策略研究》,就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翻转课堂必须在信息资源发达的地区进行,尤其是网络条件下实施。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然后提前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不到100%,这个课题就缺少了研究的条件。比如三个人的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的课题却是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性研究,三个人就能完成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有效化研究吗?与其这样,不如换作小学低段作文教学的有效化研究”课题。作文教学的前面添加了限制词,划定了研究的范围,可行性就比前者要好得多。

三是课题研究是团队行为,不是个体行为,每个人都要承担具体、相应的任务。课题组的成员要相互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因为课题研究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特长。申报课题后,必须制订出课题的实施方案,然后撰写开题报告,及时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得到相关人士的指导,修订研究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开展具体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是:申报——立项——研究——结题。而有些课题申报书做完,得到立项书后,就随意进行研究。我们要有一个逻辑意识:课题立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案里面明确划分阶段、确立每阶段的研究任务,根据每个课题组成员的特点分配具体活动。课题研究需要完成的任务繁多,比如组织实验、进行调查、资料收集、活动安排、协调沟通等,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再如,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多,比如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阶段计划、阶段总结、结题研究报告、结题工作报告等文字性材料多,文笔再好的老师,一己之力也难以落实。

四是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提交。尤其是结题的环节,人人必须有成果,成果必须上层次。成果是课题研究是否有效、是否扎实的直接证明和真实反映。课题研究的各种成果要得到验证和鉴定,比如参加教育科研部门的成果评选活动,获取了相应的奖励。比如成果在教育部门主管的刊物发表,比如成果在各种教研部门主持的会议和研讨上得到交流。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多样,凸显课题研究是全方位展开的,有理论学习,有实践验证等。一线教师从事的是行为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支撑,严格说也没有高深、走到学科前沿的理论。故而,成果上落脚要小而实用,关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和教学中发生的行为及故事。可以考虑教育叙事、案例分析、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诊断、调查问卷、个案分析;可以是纸质材料,也可以是光盘视频、图片。

五是课题研究要防止乘船打便车的投机取巧行为,某个成员只是冠名,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或者很少做,这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存在不公。不劳而获,既是与理不合,也是继续制造着学术腐败。课题研究要防止走向另外一种误区。课题研究的结题证书排名也是大有文章,排名的先后顺序严格按照课题组成员功劳和任务完全情况来定的,并不是想怎么排,就怎么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