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堂教学比赛的启示
(2014-10-31 20:47:35)
标签:
教育思考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本周到基层的一所学校调研,这所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微型课堂教学比赛,我听了4节课,有几点感受和几个启发。
微型课,是一种假设性的课堂教学,一般多采用20分钟的时间,授课时间10-15分钟左右, 5-10分钟左右说课和答辩。没有学生,教师只需要展示完整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这种活动形式,应该在中青年教师较多的学校积极推广,并且形成一种常态的、定期化的教研活动。微型课比赛与传统的赛教课、研讨课和其他教研活动等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之处,:
一是时间简短,能够减少对正常课堂教学的干扰。平时的研讨课或者汇报课,教师都按照40分钟的时间上,部分听课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过后还要抽出时间进行补课,无形中增加了观摩者的教学压力。而学校开展微型课教学比赛,可以放在课外活动时间或者空闲时间进行,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大多数的教师观摩要求。
二是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熟悉。因为没有学生的缘故,故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只是体现教的痕迹,学生学得过程大多被一句话带过,对青年教师熟悉教学流程有着极强的推进作用。需要教师完整展现教学的基本环节,导入-新授-拓展-小结-评价-作业设计。
三是能够全方位考查教师的基本功。微型课虽短小,但是可以考察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教学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师的板书、语言表达、提问技巧等基本功。这对青年教师是一种磨砺和锻炼。
四是微型课对实际教学的损伤可以降到最低。没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缘故,即便课堂教学上教师出现了个别的失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便于其他观摩者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然后把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进行实践和验证。微型课的假设也会其他磨课、打造精品课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切入点。
如何上好微型课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导入要快捷,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因为时间有效,所以导入的方式既要灵活、新颖,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还要迅速插入,引出教学目标。杜绝平时课堂教学拖沓、冗长的导入方式。
二是教学目标的确立力求精准。微型课堂,确立的教学目标不易贪多,要少而精。教师确立一个细小而精准的目标,必须要依据课标、教材、教学资源、教具等。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巧妙的选择一个点,灵活的引出一个面,从而达到点面结合、四处开花的效果。这对教师驾驭掌控教材是一种挑战。
三是完整的呈现出教学的基本环节。微型课,再微型,也是课,所以教师要展示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缺一不可。必要的板书、课堂检测、习题,作业设计,包括课外拓展,都应设计在内。
四是教学重点的突出上,方式要灵活;教学难点的分解上,采取几步走的形式,运用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的策略。微型课的知识点不多,所以在突破和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功力考查更为苛刻。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堂上处理很多点,往往暴露不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短板和劣势。但在微型课教学上,一个知识点要讲解的很透彻、很深入,必须要借助不同的方式进行。上微型课,更容易让执教者发现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暴露出教学某方面的不足,这为执教者今后的教学调控提供了方向和突破口。
五是心中也要有学生。虽然微型课没有学生,但是在教的过程中,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转承,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要积极进入一种假设的状态过程中。
六是教学环节删繁就简。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的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所设计的各个活动,均应指向目标的实施,没有一处多余的环节,不能有半句多余的废话。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这位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的参考依据。
微型课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假设的一个基本方式,操作和组织起来都比较方便,不受场地的限制,学校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对教师们课堂教学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对青年教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各个学校都应该积极推广,不断探索。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精神充沛,思维敏捷,可塑性强,工作积极性高,有着追求进步的良好意愿,也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渴望。学校就应该抓住他们这种良好的工作状态、心理状态、精神风貌,搞好“煽风点火”工作,抓住青年教师成长的黄金时期(刚参加工作3-5年),多开展各种活动和研讨,积极为教师们专业成长搭建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我想,唯有如此,青年教师们才能在活动中得到不断的锤炼,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和借鉴,发现自身不足,模仿他人的长处,避免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自学的狭隘,少走弯路,快速成长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