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干旱重过云南,宣传滞后成缺憾

(2010-04-03 00:05:12)
标签:

杂谈

贵州干旱重过云南,宣传滞后成缺憾

 

  突然看见凤凰网一编辑批评贵州,让我震动。

    贵州媒体的低空作业水平,在凝冻期间,曾经写文章反思过。

    今年干旱,贵州表现也不理想,作为贵州新闻圈的观察者,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影响了贵州媒体的滞后:一是贵州新闻界因为缺乏竞争机制而相对在全国很落后,二是作为市场化角色的媒体,需要用产品来征服别读者,可贵州媒体的官僚作风严重,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三是舆论环境。舆论环境可以通过前面两个问题来解决部分,但也有另外不可以解决的部分,这涉及当地宣传主管部门“收”“放”尺度的把握问题。舆论环境其实还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文化水平,民众心理等等原因。

  我同样认为贵州新闻传播不及时,技术含量偏低,甚至在地震期间放一些肥皂剧,刊发一些商家的伪善捐款广告等等,如销售N多,捐助M员,这些行为严重伤害了读者和观众。

  面对民众的大量批评,贵州优秀的新闻人才相对比较少,但是这并不等于贵州没有优秀的记者,一个新闻单位的员工,并不能主宰领导的意图,仅仅是实施领导的意图而已,所以我想请批评的人留步一下,真正了解新闻的操作流水线,才能少一些多媒体的误解。据我所知,四川大地震时,贵州前往灾区的记者,包括贵州电视台,贵州商报贵州都市报等等加下来也就最多15人,而媒体比较发达的广东,家家媒体的记者指派人数远远超过贵州整体数目,仅仅几十人记者的南方周末,作为一周一期的出版周期,就派了18人过去,南方都市报大约30-40名记者,南京的很多新闻机构也派了10人以上的队伍,昆明的报纸,4家市场报的记者也分别超过10人。成都重庆的电视台和报纸,派的人更多,我查看了他们报纸,一天几十个版的特别报道,大量来自本报记者的原创。


一句话,贵州一些宣传官员建设性思路不足,而记者因为缺乏激励措施而没激情。“在贵阳溜达一圈,写一千字拿100块稿费,去崎岖山区写干旱,一千字也是100块,而难度加大甚至冒生命危险,何必吃那么多苦呢”,记者就是这么想的。

关于这次干旱,第一次出来说话的,是贵州省长林树森,而且是在两会期间说的。他说,“根据贵州省气象台的相关记录,目前我省部分地区面临的干旱灾害用‘百年一遇’来讲都不为过,很多地方未降水天数是自明朝以来最严重的”。 当时我就想,省长都如此重视,先入为主,而贵州书记又是管宣传出生,应该会有大动作,也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之前的凝冻灾害,贵州报道就很缺失。当时湖南没贵州严重,但是比贵州更受关注(长沙的记者就派了很多来贵州)。但是这一次,云南最后上还是抢占了上风:温总理亲自去视察,中央拿出去的近两个亿,一半多给了云南,也许云南是边境省份,有特殊的政治和地理优势,但这是旱灾拨款,而不是其它。

一个月以来,各家媒体高度关注干旱问题,第一个来贵州的记者,应该算是成都商报的刘虎,当时两会刚完,他就跑来了,在贵州走了几个地方,回去写了一个稿件,当时,旱灾并不是很严重,或者说严重的部分没有被发掘。后来,我看见广州日报,重庆晨报,南方都市报等派记者前往贵州,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大约分别派3-5人。

新京报一个朋友准备采访干旱时,不知道先到贵州,还是先到云南,我给他说,我在云南和贵州呆过,还比较熟悉两边的情况,云南的干旱没有贵州的严重,但是云南叫的凶(凤凰网以及云南的媒体朋友也如此认为),所以建议他来贵州,他通过网上查阅,结果去了云南,很明显,在他的眼里,云南更严重,记者要让报道出彩,肯定要找更好的新闻素材。很多媒体明显对云南倾斜。

我在想,如果把报道旱灾的力度象报道“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一样的狂乱轰炸,结果肯定不一样。

本质上来看,宣传工作和新闻工作表面一样,其实内涵上不完全一样,但是对于这种灾难性报道,出发点和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而为什么贵州导致这样的局面,我们真的真的需要仔细反思了。

在这里,特别复制凤凰网同行的话:
 

贵州之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旱灾而是贫穷,旱灾只是给我一个机会去看到了贫穷,这种贫穷让我这个四川农民也为之震惊。

这是全方位的落后,环境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甚至连宣传也不如人,我昨天发了两条微博,如下:

1、从旱区回北京,个人观感:贵州旱情比云南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媒体报道差太多。不说外地媒体大多跟风去云南,本地媒体贵州也远不如云南:俺下飞机买了一份贵阳晚报,本地灾情报道只有一个豆腐干,贵州都市报也好不了多少;今天上飞机拿一份云南信息报和一份云南日报,都有整整四版报道。

2、从气象地图看,贵州特旱区比云南大;从地理环境看,贵州喀斯特地貌很广,土质远不如云南;从抵御灾难的能力看,贵州人比云南人穷多了。啥都不说了,只是可怜了贵州老百姓。

我采访当地官员,有意提醒他们叫苦,他们都不叫,只是说我们要努力抗击旱灾。岂不闻会叫的孩子有奶喝吗?3月19日的新闻: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旱灾救灾补助资金1.85亿元(其中云南省1亿元)。我都替他们着急,他们不着急。不是说他们不忙,天天都在乡下跑,累得要命。可必须说官员素质比不上发达省份的官员,只知苦干,而不知求助。

对当地宣传部和媒体我也有直言不讳的批评,这里不去说它,但作为外地媒体,怎么能也一窝蜂去云南而不去贵州呢?多去贵州看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