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拆迁行为 伤害政府公信力
(2009-12-25 11:16:35)
标签:
杂谈 |
文/闵云霄
贵阳警方30日向媒体通报了一起性质恶劣的暴力野蛮拆迁引发违法堵路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结果,野蛮暴力拆迁的20人和参与违法堵路的4人被刑事拘留(新华网11月30日)。
按照贵阳警方的介绍,11月27日凌晨,暴力拆迁人员李小平等驾驶10辆面包车来到现场,以暴力撬开8户居民的房门,将正在熟睡的13名无辜群众强行拖上汽车、带离现场,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准备在拆迁完成后再“放人”。随后,房地产开发商即使用2台挖掘机开始野蛮拆除临街门面,毁掉26间房屋。有人惊呼:这是当下最红电视剧《蜗居》版的真实上演。
13名群众恶梦一般“夜半惊魂”而聚众堵路,是遭遇突然袭击后的过激行为。业主们拒绝成为未来的“上访专业户”,而成为了“堵路户”,为什么堵路?也许,依据他们的认知判断,只有通过堵路才会使“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类似的暴力拆迁在贵阳不是第一次,但这样立即成立专案组却不多。一个重要的佐证是:今年1月18日,数十名男子强行闯入一拆迁户家中强拆房屋,直到警察鸣枪示警才逃走(1月20日《贵州都市报》)。
抓捕参与堵路的4名主要违法犯罪嫌疑人,是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为违法堵路行为“严重影响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从法律上讲,野蛮拆迁与聚众堵路都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惩处,但是,野蛮拆迁才是其根源,而聚众堵路是无奈之举,是遭遇非法侵害后的反击。当下,强拆纷争中,有一个看似与之对立的群体——“钉子户”,名为锋利、坚硬的“钉子”,但实际 “钉子户”却软弱不堪,既无黑恶势力强硬手段,也无开发商的暗厢操作手腕。
后一篇:贵州干旱重过云南,宣传滞后成缺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