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80万给李娜,不如给农村贫困小学建操场
(2014-01-30 09:41:33)
标签:
杂谈 |
针对湖北奖励李娜80万的质疑,当地官员回应称,奖励有政策依据。
其实媒体也很清楚,政府已经发出的奖励,是不太可能收回的,上一次针对奖励60万的质疑没有下文,这一次再质疑,不过是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已。而会不会还有下一次,大家也不确信——按照现在的情形,既有政策依据,政府部门会继续奖励下去,以此证明每次奖励都是依规而行,否则,就会否定以前做法的正确性。
80万对于政府官员,以及李娜来说,可能都算不了什么,所以奖者很大方,千方百计找依据把奖送出去,而受者也没有觉得有多惊喜。如此颁奖,说白了,是对这80万的糟蹋。而问题是,当地是不是钱多到可以随意糟蹋?
2012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湖北贫困县小学,由于没钱修操场,学生只有爬楼当跑步,这则报道提到,该校有400多名学生,只有一个略大于标准篮球场的水泥操场,由于年久失修,水泥操场已经损坏,到处都是坑,学校不敢让学生在操场上跑步,一跑就会绊倒。政府部门拨付的维修费为每年2万元,但根本不够,整个学校也只有一名体育教师。
要是把80万用于这所小学,该有多好!这80万,如果全部用于聘请教师,可以为这所学校多聘一名教师,且可支付至少16年的工资(按每年5万薪酬计算,这在当地已经很高了);如果用于维修操场,可以一次性翻新,且可以配备更多的体育器材,让学生有体育活动的空间和设备。
这是远比奖励一个李娜,更有价值的,可让当地数千名学生直接受惠(受惠的不只是在校这一批学生)。但政府却不舍得花这笔钱,近年来,一提到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育场地、设施的问题,政府部门就两手一摊叹苦经,说没有钱,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配备,要么靠中央财政专项拨付,要么期待社会公益基金捐赠。
诚然,在湖北,不只媒体报道的那所小学,存在严重的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问题,还有不少农村小学,都因没有足够的场地、合格的器材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从全国范围看,小学体育运动场(馆)和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也相当低,其中面积达标学校仅为47.29%,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仅为48.17%,师资的匮乏更是相当惊人,全国有30万的缺口。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大笔的投入。但是,这不是不解决这些问题的借口。湖北官员在面对小学体育场地、设置匮乏时说没有钱,为何一下子有80万拿出来奖励?
把每一笔钱用到刀刃上,用到最有公共价值的地方,能尽量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寄希望于政府官员的觉悟——如果政府部门官员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且把预算、拨款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把钱用到能尽快展现政绩、制造形象工程的领域,一边缺钱,一边乱花钱,就是这样产生的。湖北政府一再顶着舆论的质疑奖励李娜,就是好大喜功、制造形象过程的结果,给“单飞”的职业运动员奖金以沾光,而不把这钱用到更需要的公共领域,这是政府不务正业——而应该建立公众参与的预算机制,如果由公众参与决策,那么,比较将80万将给一个已获几千万比赛奖金的运动员,还是给一个没有操场、体育教师的几百名的小学,答案不言自明。更进一步说,如果有这样的预算机制,我国基础教育这一公共领域缺钱的问题,早已得到有效缓解,而不像现在欠债严重,让老百姓承担过重的教育负担,学生无法得到应该得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