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将烟草品牌逐出学校

(2014-01-30 06:36:49)
标签:

杂谈

中南海爱心小学、红塔希望小学……近年来,烟草企业通过捐资助学冠名希望小学,今后这种方式将被禁止。1月2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学校禁烟控烟工作,严禁烟草品牌冠名中小学、幼儿园。

  

禁止烟草品牌冠名学校是有必要的,学生学习生活在以烟草品牌冠名的学校里,很难避免受烟草品牌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不吸烟的健康习惯。但是,如果地方政府不履行投入责任,烟草冠名现象将很难从学校消除。

  

中国之所以存在以烟草品牌冠名的学校,源于烟企向教育捐资,建立希望小学之类,而地方政府也为此节省一笔教育投入。从企业行为分析,企业如果捐资助学,不要求有任何回报,这值得赞赏,而如果企业要求回报,比如冠名,也无可厚非。但烟草企业要求冠名,显然与学校形象不符,教育部门和学校是不能以冠名回报烟草企业的。

  

怎样处理这一问题?在笔者看来,根本不应该还有希望小学,依照《义务教育法》,政府有责任保障义务教育投入,希望小学的存在,是政府部门教育投入不足的历史产物。换言之,如果某地还有新建的希望小学,则意味着当地政府没有保障义务教育资源,还利用民间捐资建设校舍,以此推卸政府的投入责任。如果政府履行投入义务,也就不会再出现企业捐建希望小学,由此产生的冠名问题也就不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保障学校校舍建设、日常运行经费的同时,并不排斥社会资金向学校捐赠图书馆、实验室、奖助学金等等,那么,该如何处理捐赠过程中的冠名问题呢?教育部的规定禁止烟草品牌冠名中小学、幼儿园,但并没有禁止冠名校内的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以企业名义捐赠的奖助学金,对此,需要学校建立接受捐资助学的民主决策程序,就是否接受捐赠、捐赠资金的用途、接受捐赠要回报给企业什么,如果企业要求冠名是否同意、冠名期限多久、冠在什么地方等进行讨论,听取师生的意见。学校在冠名问题上,一直遭遇争议和质疑,就与冠名缺乏民主决策程序密切相关,由于一般由行政领导拍板,师生事先不知情,加之捐赠费用开支不透明,有些企业冠名学校没有成为捐资助学美谈,却变为对学校形象的矮化。

  

因此,要规范解决学校冠名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履行投入责任,同时建立学校现代治理结构。中国于2012年已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达G D P的4%,教育投入紧张的问题已得到有力缓解,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还刚起步,由于教育决策缺乏民主程序,基本还由行政领导说了算,偏离教育轨道的问题也就难以根治,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让本来简单的社会捐赠、校企合作也变得复杂。这是比禁烟草品牌冠名更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