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选择专业应在高校推广

(2013-05-15 08:11:31)
标签:

杂谈

 

对学生转专业的申请,很多高校的表现并不利落,反而有些忸怩:限制转出资格、提高转入门槛。即便让学生在热情全无的现实中蹉跎,自选专业的口子仍难放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突破禁忌,让本科生百分之百自主选择专业,化“险棋”为“绝艺”。日前该校公布今年专业选择细则,在校本科生将可以通过三次自选专业的机会和个性化培养方案,实现百分之百自主选择专业。据悉,如此大的自由度在国内重点高校中尚属首次。(人民日报514日)

 

鉴于我国高考实行集中录取制度,一名学生只能在高考中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因此,考进大学之后,对专业不满意者大有人在,据麦可思调查,2009级新生对就读大学的满意度为35%,对专业的满意度为44%,换言之,就有65%的学生对学校不满意,56%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实行“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在校内转专业很难。针对这种情况,从本世纪初起,我国一些大学开始了三方面尝试,一是按专业大类招生,拓宽专业面,进校一年(或两年)之后再选专业;二是提供转专业机会,有5%~30%的学生可转专业;三是专业辅修,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之余,可选修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但总体而言,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性还很不够,很多学生不得不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中科大实现百分百的自主选择专业,引起舆论关注是很正常的。

   

    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这可以促进学校提高专业质量,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本质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通过学生“以脚投票”,督促学校重视学生的权益。在美国,大学招生实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培养、管理实行自由转学制度——学生不仅可以在一校之内自主选择专业,还可以申请转学校,这种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让学校办学必须对学生负责,重视自身的教育声誉。

   

    其次,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专业。在美国,即便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可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选大学、专业时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因此,不分专业招生,进校在统一的课程平台上自由选课学习,到二、三年级再选择专业,成为学校培养管理的基本模式,这有利让学生认识自己,同时结合对自己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在我国,鲜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因此,不了解自己个性和兴趣的学生也就更多,加之我国没有建立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入学制度,也就更有必要在大学阶段提供让学生认识自我,重新选择专业的条件了。

   

    对于中科大可以实行百分百自主选专业,有舆论认为这没有推广价值,因为中科大是少数没有扩招的学校,本科生规模并不大,另外该校的专业水平基本差不多,没有冷热差别很大的专业。如果换在其他学校,每年招收几千上万学生,专业质量也参差不齐,学生完全自主选专业,说不定会导致整个办学秩序的混乱,也会导致有的专业根本没有学生选择。

   

    这不是自主选择专业问题,而恰恰说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严重问题:不顾办学特色、定位盲目扩招,专业质量没有保障。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来实现。其一,扩大学生在入学时的选择权,如果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再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教育声誉、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那些办学没有特色的学校和专业,不就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了?——我国大学之所以专业设置泛滥,就因学生没有选择权,在计划制度的保障下,办学质量再差的专业也可通过调剂招满学生。

   

    其二,赋予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选择权,如果一名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对学校不满意、对专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转学、转专业,还有多少学校可以不顾学生的权益,盲目乱开设专业、课程,并不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竞争中形成的,而竞争来源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育、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教师。

   

    也有人担心,如果全部由学生自主选择,那些社会发展需要但就业前景却不好的基础学科不就没有人选择了吗?解决这一问题,不是限制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而要通过另外两方面工作来实现。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我国很多学生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是很盲目的,这与他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有关,如果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定会有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基础学科、专业。另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对基础学科进行扶持,包括设立面向基础学科学生的奖学金、通过政府购买创造基础学科就业岗位等等。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市场竞争机制中,扶持大学基础学科发展的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