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林丹:美谈怎么成了笑谈?
(2012-10-22 12:47:42)
标签:
杂谈 |
10月17日,在福建泉州,林丹参加华侨大学奥运健儿表彰会时被被授予硕士学位,成为国家羽毛球队唯一的具有硕士学位运动员。此事随后在网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认为林丹有大量训练和比赛任务,很难有时间完成学业。林丹对此回应说:“我的老师校长都比较好。我的(研究生)论文也是比较贴近羽毛球,《羽毛球世界战略论》,这个话题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辽沈晚报10月21日)
在笔者看来,对于林丹被授予硕士学位,最应该出面回应的,应该是华侨大学。因为林丹的硕士学位是由华侨大学“隆重授予”的,面对公众的质疑,华侨大学的学位委员会应该给出一个说法。——林丹作为当事人,他的回应是不足以打消公众质疑的。
一直以来,对于大学招收体育明星攻读本科和硕士,社会舆论都存在质疑,认为这是“赢者通吃”的结果,是大学拿学位资源向明星献媚。其实,大学招收奥运冠军在内的体育明星读书,并无不可——录取学生不能只有分数这个单一的标准,体育成绩突出者,在国外被名校录取者,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体育明星被录取之后,是否严格按照普通学生的要求进行培养和管理,如果被录取了,可却不去上课,无法达到学校的培养要求,是不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书的,那么,大家并不会认为这不正常;而如果被录取,成为“特权学生”,不上课,没有达到要求,却顺利毕业、获得证书,这不但是学校教育的贬值,也是学术尊严的丧失。
去年,NBA现役球员“大鲨鱼”奥尼尔获得博士学位,这并没有引起社会争议,而被传为美谈。原因在于,学校实行“严出”,不努力学习达到要求,休想获得学位,因此,面对他获得学位,大家会自然想到这不是学校“放水”,而是奥尼尔努力的结果。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过去的4年半时间里奥尼尔总共修完16门课程并完成了54个学时,尽管大部分课程都是通过网络以及远程视频教学完成,但聪明的奥尼尔仍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据报道,他的GPA(即平均成绩点数,满分为4分)达到3.813,相当出色。
现在,面对公众的质疑,华侨大学有必要给出林丹攻读硕士的“成绩单”,告诉公众林丹上了哪些课,这些课的成绩如何,对于其撰写的硕士论文,导师和学位委员会的评语是什么?这是打消公众质疑,同时也树立学校学位授予权威形象的正确途径。
这样的回应是有必要的,一方面,这可审视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学位授予是否严格,近年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普遍实行“宽出”的方式,进校就等于获得文凭、学位,让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也催生各种围绕学位的权势交易。对林丹的硕士学位质疑,就因此而生,如果学校能拿出成绩单、论文评价,或可消除公众心中存在的大学在“贩卖文凭”的印象,对赛场内外都表现优秀的林丹刮目相看。反之,面对公众的质疑,学校不进行任何回应,就会让大家加深固有的印象。
另一方面,可促进大学建立“严出”的教育管理模式。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和评价中,不坚持教育标准,没有(或很少)过程淘汰。近年来,一些学校对超期硕士、博士进行了清退,传递出这方面的意识,但总体看来,由于教育管理、学术管理缺位,行政领导还主导教育和学术事务决策,因此,很难防患权势交易在教育和学术中存在。只有从教育与学术角度,重新构建学校的教育和学术管理方式,才能保障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体育明星一边参赛,一边获得学位,在严格的教育与学术管理体系中,这应当是美谈,而现在却引发质疑,变为“笑谈”,实在值得高校深思,如果大学有现代大学制度,人才培养、学位授予严格坚持标准,那么,大学就不会遭致质疑,体育明星也获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