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庆,要公益,更要反思

(2012-10-03 07:32:33)
标签:

杂谈

103,中国人民大学将迎来75周年校庆日。今年校庆,中国人民大学却办得与以往不同:传统校庆的庆祝大会取消了,变成了公益校庆。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令我自豪的人大校友评选活动不把党政机关在职领导干部作为候选人。(新京报102日)


近年来,高校校庆的铺张浪费,引起社会的质疑和批评。从去年以来,一些高校在举办校庆时,就改变传统的做法,比如南京大学明确提到校友接待“序长不序爵”,就被认为有利于回归校庆本质,也助于学校去行政化。今年人大校庆,提出“公益”的 主题,自然也令社会关注。


在笔者看来,以上这些变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更多是“表面的”,校庆所需要的变化,应是内涵方面的。在国外,众多知名大学的校庆主题,基本上都是“反思”——大家可以阅读哈佛、MIT等校校长的校庆演讲——这让大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反思聚集力量,相比国外大学,我国的大学水平远远落后,但却总想着展示,就更有必要“反思”了。


相比其他守旧的校庆来说,南大和人大校庆的变化,迈出了一步,因此我们期望这样的变化能带动其他学校的校庆风气变化,多多益善。可是,如果校庆的“变化”仅止于此,那么,就可能停留在作秀层面,是很难有内涵的变化的。南大在一次校庆接待中做到“序长不序爵”容易,但能在平常的迎来送往中,也坚持做到这一点吗?后者远比前者重要得多。人大在75周年校庆时,能“公益”一下,但学校能在办学中深入反思育人目标、大学精神存在的问题吗?培养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合格人才,才是大学的使命所在。


而就是人大的“公益校庆”,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分析人大的“公益校庆”,坚持了“公益”的主调,但却也有“刻意公益”之处——所谓“刻意公益”,就是故意制造一些“公益”噱头,或者硬生生地赋予某些并不具创新意义的做法为“公益创新”。比如,学校不举办校庆大会,认为这是“公益”,但其实,这是基于铺张浪费、无病呻吟的校庆大会而言的,与其举办这样的大会,不如把钱用来做公益,而举办校庆大会与是否“公益”没有关系,学校称举办大会需要开支,但如果就在学校礼堂,不把会堂布置得张灯结彩,也不请什么领导参加,开大会也花不了多少钱,倒可以让回校的校友济济一堂。另外,大家反对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会,如果会议能开出实效,反思学校存在的问题、不足,找到解决的对策,这样的校庆会议也会得到支持。


按照不开校庆大会,就是节省的思路,那么,如果到人大80周年,学校举办了校庆大会,又该怎样解释呢?笔者想说的是,不要动辄赋予某个举措高尚的意义。人大75周年校庆不举行大会,学校完全可以解释为这是“小庆”,所以觉得没有必要举行大会,这反倒令人信服一些。


再比如,令我自豪的人大校友不把在职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候选候选人,也显得太“刻意”,毕竟在职领导干部也是校友一员,他们可以作为候选人,但能不能当选则要由校友师生投票决定。虽然学校领导解释这是领导干部的想法,但这一想法,本身就表明了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可以决定校友评选。毋庸置疑,我国一些高校,把党政领导作为杰出校友大为宣传,给人的感觉是,大学在向权力献媚,但是,把党政领导排除在候选者之外,也令人困惑。当下校友评选的问题,不在于候选人,而在于评选的标准是否符合育人的目标,评选的过程公开透明,避免行政力量的影响。如果是公平的投票,由校友、师生参与,党政干部就是当选,也不会引起争议。把他们排除在候选人之外,反倒让人觉得,学校是不是担心万一某个在职领导没有当选,没有摆平,会引来麻烦,因此,干脆在职领导一个也不列为候选人。而且,令我自豪的人大校友毕竟只是“虚名”,在那些有着“实惠”的领域,比如是否能坚持原则处理授予领导干部兼职教授,给予读博机会,解决其子女的升学问题,等等,才能真正反映出大学的风骨。


我国从2010年颁布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时起,就开始推进大学去行政化,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导致我国大学行政化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校长有行政级别,政府把大学作为一级政府部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在某些活动中所展示的“去行政化”、“回归学校本质”,基本上是做表面文章,迎合宣传的需要,而在骨子里,学校还是按照行政管理的体系运行,包括就是决定校庆的主调,也是由校领导说了算,如果换一个校领导,是另一个风格,有可能前任所倡导的,就被推翻了。


所以,观察一所学校的具体办学,最主要的还是观察其办学制度和基本运行机制。大学在校庆方面,有突破传统思维的做法,值得肯定,但这并不能带来校园风气的根本改变。要让大学精神回归,还得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校庆活动必然围绕办学使命展开,包括反思学校办学成败,这不取决于某位校长,也不取决于某位领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