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阳光化”,何惧“妖魔化”?
(2012-08-03 07:56:18)
标签:
杂谈 |
“请我局系统今年有子女考取本科院校的职工,在收到入学通知书后,第一时间和所在单位联系,以便于我们发放城管奖学金。”25日下午4时许,由加“V”认证的“丹阳城管局”发布的这条微博引起网友关注。城管系统职工子女考取本科院校,还可领取专门的“城管奖学金”?这种部门“奖学金”资金来源于何处?就在网友们热议“丹阳城管待遇不错”时,该条微博却突然被删。(扬子晚报7月27日)
经记者调查,这笔“奖学金”其实来自丹阳城管系统职工的爱心捐赠。2011年6月29日
但事情的走向却令人遗憾。如果不是记者去调查,丹阳城管就将蒙受“不白之冤”,而且,他们似乎也已经准备接受这样的结果。据报道,城管的两位当事人对记者始终不愿多言,甚至一再回避。采访中,他们一再给记者提到,城管部门一直被社会“妖魔化”,始终坐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实在不敢“高调”;同时,更十分担心助困助学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同样遭遇“妖魔化”。
不清楚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怎样理解“高调”和“妖魔化”的。在微博上发消息,让员工别忘记去领奖学金,这属于工作事务;网友对这一“工作”有质疑,部门有责任向网友解释清楚,这是义务,而不是“高调”。在还没有做出解释时,就认定网友会“妖魔化”,这不是网友将其“妖魔化”,而是自我“妖魔化”——事实恰好相反,在媒体报道“奖学金”的来龙去脉之后,得到了多数网友的理解,他们不理解的是城管为何慌忙删博。
其实,城管通过微博解释清楚奖学金一事,是很容易的,只需交代这笔钱来自何处,用到什么地方,使用的规则、程序是什么就足矣。据报道,为了保证这笔钱用在刀刃上,他们还设立了独立账号专款专用,并定期把助学金筹集及发放情况予以公示。在确认发放表格上,记者看到受助孩子的家庭情况都有详细记录,他们中不少都是父母中有一方失业,家庭年收入在3万以下的。那么,把具体的筹集、发放记录公布出来,不就消除了所有质疑?现在,这通过媒体报道出来,而网友们并不见这一记录,大家多少仍有疑虑。
公开、透明,是消除猜忌,增进沟通、理解的不二法门。既往对城管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所谓“妖魔化”,根源都是工作不够公开化、阳光化。如果权力的运行都在阳光之下,何来“妖魔化”,又何惧“妖魔化”呢?连捐资助学这样的事,城管部门都要采取藏着掖着的办法,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