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应啃硬骨头
(2012-05-22 07:31:47)
标签:
杂谈 |
没有主席台嘉宾位,“银发校友”全部前排就座,主持人介绍出席庆典嘉宾时,最先介绍的不是领导,而是两位分别在1939年和1944年入学的年龄最长的老校友……5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学在仙林校区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序长不序爵”的接待原则让这场庆典既隆重典雅,又充满浓浓的情谊,像一场盛大的同学会。(扬子晚报5月21日)
早在今年年初,南京大学就发布了校庆接待“序长不序爵”的原则,受到舆论关注。南京大学校庆庆典,坚持了这一原则,表明南大兑现了此前的承诺。
南大的这一做法,在当前大学存在严重行政化趋势的大背景中,值得肯定。虽然也有一些舆论认为这是在“作秀”和“炒作”,但在笔者看来,这一行动虽然不足以改变大学的行政化形象,可却有积极的价值。如果南大能把这一接待的做法,推广到平常的迎来送往中,将有助于推进大学的去行政化。
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到接待上级管理部门官员的参观、考察、评估、评审中,这被认为是大学行政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不少大学校长抱怨把过半精力用到接待上级部门官员、各路评审专家和兄弟院校来访中。多年前,某高校多名校领导共同出面接待评估专家组的一名秘书,照片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从中可见公众对大学迎来送往场面的敏感。另外,据报道,北大每年的接待规模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省。
从操作的可行性分析,南大此次接待校友,不分官位高低、不论财富多少,是没有多大阻力的。不但社会欢迎,校友们也不会介意,本来,校庆期间回到母校,最让同学们兴奋的就是见到老同学,在这个时候,学校还横插一杠,把官位高、财富多的校友排在前列,凸显出来,会弄得同学们很不自在。可以说,南大的这一做法,反而考虑到了校友们的心理,把校庆搞的富有人情味。
然而,在平常的迎来送往中,尤其是接待上级部门的官员中,不讲排场、不讲规格,不费劲心思考虑怎样安排妥切到位,却是很难做到的。一方面,学校校领导的任命、考核、晋升都掌握在上级管理部门,接待正是搞好关系,获得好评的好时机,一些学校领导虽觉得很累,可乐此不疲。如果对上级部门的官员“不热情”“不高调”接待,万一得罪,学校领导就会吃不消,影响学校机会事小,影响到自己的官位事大;另一方面,假如其他学校高规格接待,本校却不待见,即使官员没有意见,学校会觉得不妥,近年来高校接待的规模越高越大,就有兄弟学校互相攀比的因素。
因此,最考验高校的是怎样改变对官员的接待,如果高校对来访人员的接待,能够“序学术、教育,不序官位”,保持学校的尊严、教育的尊严和学术的尊严,尽量减少迎来送往,全心关注教育和学术,那么,这就实质性地推进了大学去行政化,当前在校友接待中的“序长不序爵”就是起点。反之,如果对官员的迎来送往依旧,那么,校友接待中的“序长不序爵”只能反衬出大学去行政化,不敢啃硬骨头,只能装装样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