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深圳市罗湖区滨河中学学生阿平日前发微博称,高一4个重点班的课室装有空调,而7个普通班一台空调都没,只能吹风扇,班上有同学向学校申请凑钱买空调,也被学校拒绝。阿平提出,学校做法属于“歧视”普通班学生。滨河中学办公室主任周晏斌表示,不存在歧视行为,学校资金有限,安装空调的计划也只能逐步推进。(广州日报5月15日)
学校的解释,很难消除有关歧视的质疑。要说资金有限,安装一个教室的空调需要多少钱?学校既然已经启动这批教室的空调安装计划,不可能只有安装三四间教室的资金,而没有其他安装教室的资金。再说,普通班的学生和家长都已经民主投票,愿意集资出钱购买空调。学校以诸多冠名堂皇的理由拒绝了学生集资的建议,但如果诚心愿意给普通班安装空调,学校提出的几点不好操作意见均可操作,诸如,担心涉嫌给学生摊派,引来上级部门调查,这完全可由家长委员会出面解释,应对调查;担心有家庭不愿意集资,有学生不愿意承担电费,这也可由家长委员会协商解决,由经济条件富裕的学生家庭自愿给其他学生垫付;担心学生离校之后的空调不好处理,这即可由这个班级的同学捐赠给学校,也可由学校出资将当初的集资归还给学生,等等。总而言之,资金根本不能成为一条理由。
其实,如果学校重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有家长委员会参与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务的管理,就是逐步推进教室的空调安装,也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问题。目前作出逐步推进决策是校方,而且正巧从重点班开始推进,而其他七个普通班都没有份,这自然让大家怀疑。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就是学校偏爱重点班,有意无意间歧视普通班。或者说,学校在做决策时,第一时间想到的首先是解决重点班的问题,接着才是其他班的问题。重点班既是重点,当然是学校重点考虑的地方。学校领导不要认为家长和学生胡乱联想,换着自己,也会这样“联想”。
高中作为非义务教育,存在重点班,是允许的,但是,学校却不能在基本的教育服务方面,对普通班学生另眼相看,采取歧视性政策。这不但不利于学校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还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撕裂,影响普通班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学校处心积虑利用各种机会,制造学生间的差别,把学生分为重点和普通,就更反映出教育者不健康的心理,这样的办学,只服务于少数可能为学校带来名声的群体,而不是追求让每一个学生更加完善。
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是传递公平的价值理念,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享有的权力应是平等的。在这起事件中,学校非但没有正视学生的正常利益诉求,还以各种理由来搪塞,比如,据媒体报道,有老师说,“学生在惬意的环境下,拼搏精神会受到影响,要去尝试克服艰难的环境。”那么,根据老师的逻辑,老师们的办公室都不要装空调,在挥汗如雨中才能有拼搏精神;重点班装空调,难道就不影响拼搏精神吗?他们更应该有更强的拼搏精神才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