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湖南邵阳沉船事故中1名失踪者遗体在11日上午找到,沉船事故的死亡人数升至12人。目前,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乘船死亡人数12人,38人获救,其中20人受伤。沉船事故发生后,有目击者称当时船上有九十多人。对于官方为何至今不公布死者名单等情况,当地群众多有质疑。邵阳县组织部部长杨卫民称,按照当地习俗,非正常死亡者不宜公布名字。因为有一部分家长要求不公布名字,所以至今官方没有公布死者名单。(新京报9月12日)
杨部长的解释,本身就充满矛盾,既然是当地“习俗”,当地群众应该都知晓,可是为何却有那么多的当地群众质疑不公布死者名单?为何只有一部分家长要求不公布姓名?这一部分家长是真实存在,还是部长大人自己杜撰?
公布一次人为事故的非正常死亡者,总是那么难!近年来,这样的事屡次遇到,包括地震、洪灾、矿难、交通事故,每次公众都呼吁有关部门公布死难者名单,可是有关部门总是以保护当事者隐私、尊重死难者家属意见为由拒绝公布,可是,按照常理,无论是从公布事故真相、理清事故责任,还是铭记死难者,反思事故原因,死难者的名单都是该公布的。不仅如此,有的事故还应该为死难者立碑。
就像这次事故,现在就存在诸多疑问,其中就包括事发时究竟有多少人在船上?究竟有多少学生在事故中死亡?公布死亡者姓名,是回应这些质疑的基础。另外,当地政府究竟怎么赔偿事故受难者,也需要针对死亡名单一一兑现。
再就是这次事故,再次引起对农村孩子上学安全的关注:究竟要付出多少学生生命的代价,才能建起农村学生的安全校车工程?去年底湖南衡阳发生的“夺命校车”事件,一辆三轮车运送20名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交通意外,14名学生死亡,当时舆论呼吁解决农村校车问题,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彻查,可是,事件过后,谁把这当回事?还有多少黑校车奔驰在乡间公路上运送孩子上下学?这起事故,从性质上与去年年底的那次,并没有两样,只不过交通工具从三轮车变成了铁制船,而且也是严重超载,这些交通工具在当地学生中吃香的原因是,撤点并校之后,不少学生上学太远,当地教育部门、交通部门不解决他们的交通问题,因此只能依靠这些有明显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上学。
怎样认真处理这些事故,反映出当地政府对待生命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没有对死难者的尊重,怎样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避免类似事故反复上演?从目前这起事故的处理看,政府部门还在粉饰错误,以便“大事化小”,这不由让人担忧,还有多少花季少年为此付出生命?
在“9.11”10周年纪念仪式上,有一个环节十分令人动容,伴随钟声,人们一一念出遇难者姓名,近3000名遇难者的名单读了两小时,而这些姓名还镌刻在黑色池壁上。
对于沉船事故、黑校车事故、校舍倒塌事故、教学楼踩踏事故死难的孩子们,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官员、学校领导能在教育大会上、学校开学典礼中,所谓开学第一课的教育中,把他们的名字一一念出,并发誓不再让花季生命因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故而陨落,切实采取措施,这才是对死者最好的铭记,对生者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