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识与现实追尾

(2011-07-28 05:43:12)
标签:

杂谈

    7.23动车追尾事件,引来舆论如潮的评论。有网站把所有评论汇总,制成评论集。不用点开每个链接,看这些评论的标题,就基本可知所论述的道理。

 

    请允许我用一些篇幅列举这些标题——《动车事故真正原因查明方能排除隐患》、《动车惨案无真相就无谅解何以告慰死者》、《请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5小时就宣布结束救援太惊人》、《“一快遮百丑”的思维要不得》、《拒绝指令的特警队长以生命为大》、《 “情绪稳定”终于被扫进垃圾堆了》、《管理落后是追尾事故重要原因》、《恢复秩序怎高于抢救生命》、《早签协议奖还有人性吗?》……

 

    再去查阅去年11.15事件的评论集,虽然事件不同,然而评论的标题很相似,也列举一些——《高层住宅利与弊 建筑安全比风景更重要》、必须狠抓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公开火灾细节打消高层住户疑虑》、《避免惨剧重演重在防患于未然》、《上海火灾暴露高层建筑安全软肋》,对于这些评论,几乎只要变换事件,替换置入,说的道理就大致不差。

 

    这不是说媒体的评论没有进步,而是现实总是让舆论如此无奈。回顾近年来发生的灾难事件,对于事件的处理,大家的关注无外乎事前的管理、事故发生的真相、事故造成的伤亡、善后处理是否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是否敬畏生命的尊严,而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总是让关注者失望,于是,同样的话题,反复被提及。

 

    舆论的评论,说的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指向基本的常识。要排除隐患,不查明原因,能行吗?一个人遭遇事故,不查清真相,何以告慰死者?事故发生之后,救援必须及时、专业、细心,怎能粗暴、草率?……说实在的,这些常识,就是一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这些却在现实中一再发生。

 

    是相关部门没有这些基本的常识吗?显然不是。我国的教育再差,再有问题,这些基本的常识,也不可能不具备。我曾经撰文分析国内学校的说理教育,认为说理教育的缺乏,导致公众的科学精神、公民素质缺失,不能理性地分析一件事,但是,对于诸如“只有分析清事故原因,才能排除隐患”之类的基本常识,是不需要多强的说理能力的。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学前教育高峰论坛,论坛上,来自美国的幼教专家介绍,在美国幼儿园,从孩子三、四岁时就开始说理教育,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一件事,让他们说出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并要求他们说出具体的原因。从这样的教育可见,美国三四岁小孩,就开始知道,进行一个判断,是要说出原因的。与之对比,我们现在的评论,似乎就是在给幼儿园小朋友上课,告诉他们,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然而,对方是“幼儿园小朋友”吗?他们真不知道这些基本的道理吗?

 

    换一个语境,换着他们是事故的当事人,他们同样能说出这种道理,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也就是说,只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岗位,让他们把这些基本的道理抛掷一旁。那么,对于已知(甚至比你我更懂)这些基本道理的人,再反复讲道理,他们是不是觉得太可笑,而舆论其实也可悲呢?——你永远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不是没有基本的常识,是常识与现实严重追尾,识时务者于是选择现实,而抛弃常识。要让讲常识成为整个社会的常态,必须改变现实的环境,否则,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常识就会反复被唠叨,坚持说这基本的常识,也就成了对舆论意志的考验,也就成了灾难评价的一道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