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位学生购置一台iPad,如果你没钱去赚钱买。如果你暑假两个月赚不到区区四千元,你不适合学金融,也没必要做我的学生。”
这位老师的“出格言论”引起强烈争议,是在意料之中的,要知道,北师大教授“40岁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以及云南大学“宝马教授”引起的激愤还没有消退呢!除了“没有iPad就不要来上课”之外,他对学生的着装要求,也一并引来“炮轰”。
我理解网友对“没有iPad就不要来上课”的反感,但却有些不理解对学生着装要求的“炮轰”,笔者曾到香港中文大学,看到该校商学院的同学,在校期间,就一直穿着职业装,问同学们,得知这是学校的要求,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谈起他们的未来,这些同学十分明确,就是进大的金融机构。
提起今天的大学,很多人都会谈大学精神,可大学精神是什么,却说不上来。脱离大学的具体定位来谈大学的精神,是没有根基的,而不同大学的办学定位,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不同。拿大学的商学院来说,培养的主体,就不是学术型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因此,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这就是大学应该坚持的方向。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要求学生体验职场感觉,并无不妥。
然而,这在我国大学之中,却变得不妥了。仔细想来,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我国大学千校一面,没有个性和特色,这也就使公众对大学的评价也一个标准,认为所有的大学,都是一个模式,而如果有大学走出不同的模式,就觉得异怪。其二,虽然大家已经知道,就业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头等大事,找一个好工作,对大学生来说无可厚非,在求职中提到薪资要求,也十分正常,但奇怪的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却对此遮遮掩掩,而更普遍的情况是,很多大学,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只是点缀,可反观国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有学生想当官、想当富翁,并不令人奇怪,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选择,还有其他学生选做老师、选做卡车司机,只要是合法的、符合自己个性和兴趣的,都是值得鼓励的选择,这就构成了多元的成才模式和成才观。
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的大学富有个性,我们知道每个学校、不同院系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同,就可能在批评之前,好好想想,学校(老师)的要求,是不是妥当,而不是盲目的指责。须知,大学的功利化,指的是办学追求的目标只有功利,如果各个大学培养不同的人才,各得其所,这就是多元的选择,而不是单一的功利选择。
至于“没有iPad就不要来上课”,如果换一个办学环境,结果可能也不一样。比如,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科、选课、选师,一个老师如果在选课说明会上,告诉学生,本人本门课教学需要iPad,那么,其结果可能是,没有iPad的学生,不选他的课,或者去挣钱买iPad上他的课,再一种可能是,所有学生全部抵制不选他的课——这名老师,就将面临无人选课的局面。假使这种选课、选师的结果是很多学生选了他的课,还有的学生说,受其启发假期打工赚钱买了iPad,锻炼了能力,对此,舆论的评价就可能会很不一样。而如果没有学生选他的课,这个老师想牛也牛不起来,接下来他就该反思自己的理念了。
可问题是,在我们的大学里,现在没有这样的完全学分制,学生并没有选择权,也就是说,按照学校的课表,如果这门课是必修课,同学们就不得不上,而这样一来,老师就处于强势,学生就可能被老师不合理的要求牵着走,敢怒而不敢言。而另外一种情况是,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和社会对老师的约束颇多,老师在学校的规章制度面前,也是“弱者”,其结果就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一个模式进行教学,完成教学工作量即可,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在一个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教师没有教育自主权,学生无教育选择权的教育环境中,是不可能有学校的个性、教育的个性,也难有个性教师和个性学生的。近年社会舆论对所谓“个性教师”雷语的关注、纠结,其实质是现实教育的纠结,以及教师教育理念、社会教育评价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