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套办学需要“世界一流”冲击波

(2010-11-25 05:43:27)
标签:

杂谈

 

    研究多年的河套开发,最近终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深港规划部门前日同步在两地召开记者会,公布河套区开发整体规划。未来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的河套区,至2020年将有至少一所高等院校入驻,最多可容纳2.4万名学生。(见昨日《南方都市报》)

 

    对此规划,有关负责人解释,以河套这样的区位优势,来培育深港两地都需要的人才,这是很值得去做的事情。深港两地高校对此都很有兴趣,有可能是香港高校进入,也可能是深港两地联合组建一个学院,但也不排除国外知名的高校,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模式,任何好的提议都可以展开讨论。

 

    在笔者看来,河套的区位优势,更在于可以为我国内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探路。既然有关方面负责人提到“这是一个开放式模式”,那么,不妨在建设过程中,把这里建设为一个高度开放的高等教育特区。具体的思路如下:

 

    其一,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办分校,即在河套办学需要“世界一流”冲击波。在广东省面向202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引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这远远不够。从对内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看,直接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完全按其本身的办学模式办学,包括在我国自主招生、自主授予学位,将对我国教育发展带来示范性作用,同时促进内地高校的竞争。相对于港校的办学和深港合作办学来说,世界一流大学的冲击力无疑更大。另外,在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还未涉及引进世界名校到内地办学的问题,如果河套开发中,利用区位优势,为此探路,将形成有力的突破。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将更高,而开放必然带来竞争与改革。

 

    其二,内地私立高校进入,完全按现代大学制度办学。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力图打造内地的第一所去行政化大学,但公众的疑虑在于,如果南方科大财政难以独立,也就难以真正去行政化。相对而言,如果一所大学的办学资金来自民间,财政独立性应更强,办一所私立大学,突围行政化的可能性更大。而在目前的内地,虽然民办大学已有几百所,但办学质量并不高,影响并不大,而且,办学模式也与公办学校无异,行政化情况依旧严重。据笔者了解,建设高水平私立本科院校的想法,在内地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热心教育人士中,普遍存在。

 

    依照“开放模式”,我们其实可以大胆设想。建设高水平私立大学有两个选择。一是对内地名校实现私立化,这可能貌似天方夜谭,但公办院校私立化,其实是打破我国高等教育垄断,增强高等教育竞争活力值得考虑的选择。过去几年,有不少学者提出这一改革动议,但由于此问题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公众的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深入。如果依托河套地区的发展,引进内地某一所著名高校,同时对其进行私立化改造,说不定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下一步深入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二是重新设立一所私立院校,其基本办学框架,完全按照现代大学格局。也许有人认为这没有必要,但建设高水平私立本科院校,对内地高等教育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但可以改变民办院校声誉不佳、只有二流以外的学校的形象———内地的民办高校中,办出高水平的只有M A教育层次,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学校,还无法与985、211院校竞争,也可探索私立学校在内地的全新发展模式。如果南科大的公立模式,能走通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之路,加上河套地区的私立大学,也能走通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办出高水平的模式,且两种模式互相借鉴,那么对于我国内地教育改革,其意义绝非增加一所2万人的大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设想是河套高等教育发展的较高要求,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底线标准———我国内地发展大学城、高等教育园区的教训之一是,将高等教育发展作为聚集人气、提升地价、炒作房产、招商引资的做法,已让很多大学城、高等教育园区经过短暂的辉煌即陷入萧条,这要求发展高等教育,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这一点,香港的规划者们应该十分明白,但愿是笔者多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