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记者从贵州方面了解到,虽然“借用”或“盗用”户籍的事件不多,但因为录取分数和录取率的差异,西部地区成了“高考移民”的重灾区。仅2006年贵州就查处500多起“移民”事件。近年每逢高考之际,贵州省都竭尽全力打击查堵,严防死守“高考移民”,确保公平公正,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因为利益的驱使,总是难免有“漏网之鱼”。(人民日报11月22日)
我赞成西部地区是“高考移民”重灾区的判断,但其成为“重灾区”,主要不在于录取率、录取分数的差异,而在于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低,以及移民限制较弱。
如果从录取率分析,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低的,201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平均水平达70%,而云南和贵州的高考录取率只有63%左右。具体到本科率和一本率,则更低,北京2010年的一本录取率已超过20%,云南则为6.9%,贵州却只有5.9%。当然,还有比贵州、云南等地方更低的一本录取率,比如,湖南大约为4.6%,河北4.4%,河南3.5%。至于录取分数,在分省命题的情况下,早已没有可比性,有的地区总分750,有的地方总分只有480,简单从分数上,已看不出高考的竞争程度。
按说,如果考生要获得更大的录取机会,当选择录取率最高的地区,比如,从河南到北京,上一本的机会将增加5倍以上(上北京名校的机会增加幅度更大)。但为何会选择西部地区作为高考移民对象呢?高考录取率差异只是一部分的原因——毕竟西部有的地区的高考录取率,要比湖南、河南等地高一些——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考生要移民进大城市、发达地区,解决居住证和户籍问题,获得高考资格,难度极大,而移民到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却有较大操作空间,再就是,就是地区录取率一致,但相对有的西部地区来说,教育较发达地区的学生,也有更强的竞争力。
这对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其一,宽松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可能被高考移民者所用,人才没被引进,倒是引来一批瓜分教育资源者;其二,当地学生通过教育谋求“上升”的机会减少,移民到当地的考生,大多冲着一本而去,这就使本来不多的一本教育机会进一步减少,对于欠发达地区家庭来说,“上一本才有出路”,是大学高学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实情况下形成的新的上大观,一本难上,将导致一些家庭放弃让孩子上大学,进而放弃让孩子上高中,以至初中辍学。
由此可见,面向不发达地区的高考移民,远不仅仅是教育公平问题,会带来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值得引起高度关注。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方面重要思路。首先,应该均衡高考录取资源配置,应该考虑把大城市、发达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新增(学校扩招)或多出来(当地生源减少)的本科录取计划,尤其是重点大学录取计划,也投放到教育相对发达,但高考升学机会却极少的地区,而不是仍旧投放给发达地区,或者只考虑中西部地区,以形成教育水平与高考录取资源的相对均衡。——高考资源配置,涉及地区人口数、教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形成的均衡,才会让各地的学生,感受到在任何地方参加高考都差不多的公平。
其次,在增加中西部地区高考升学机会的同时,应改善当地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中西部地区的办学质量不得到提高,一方面将影响重点大学增加投放招生指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将由于是“教育洼地”,而引来空挂学籍的侵占高考资源者。相对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来说,要打击这种高考移民难度极大。一个事实是,当地不少孩子都可能选择跟随进城父母到发达地区借读高中,要推行户籍+学籍的双证高考报名制度,影响面将更广。
高考移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治理这一复杂的问题,打击的作用将十分有限的,工夫更在打击之外,这就是真正均衡各地的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眼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适龄学生生源正大幅下降,这是均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绝佳时机,千万不能再错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