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纹打卡”的冬季长跑究竟意欲何为?

(2010-10-27 09:25:18)
标签:

杂谈

教育部今年在全国高校推行的冬季长跑活动启动在即。参加高校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学生网上注册和录入指纹。由于活动网站下方没有标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ICP备案号,这引发学生对个人信息未来安全的质疑。如果网站不可靠,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会受到很大威胁。互联网上的一篇质疑此次活动的网文,在高校网站上广为转载。(长江日报1026日)

 

对参加长跑的学生实行“指纹打卡”,确实“击中”了当前大学生不重视长跑的“软肋”。近年来,在各高校的大学生晨跑中,不时曝出新闻,有学生发帖许诺代跑一次给50元,还有的则“奖励”大餐一顿,等等。然而,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织高校采取“指纹打卡”的方式,让学生参加长跑,却值得商榷。

 

首先,大学生长跑,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说,都属于大学的自主教学范畴——长跑可以是大学体育必修课的一项教学活动,也可是学校的学生课余体锻,对于大学生长跑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方式(以及时间)选择——比如对于不适应晨跑的学生采取其它锻炼方式替代、调整锻炼时间——以及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加以解决,而不必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出面组织。从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看,无论行政部门出于怎样良好的初衷,都涉嫌越权。

 

其次,据报道,长跑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码后再到学校内录指纹。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验证。虽然指纹打卡设备是由作为活动承办方的深圳某公司免费提供,在教育行政部门看来,这是做了一桩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好事。然而,这看上去更像是一桩商业交易,即教育行政部门利用自身的行政权,调动全国100所高校大一、大二学生参加长跑,要求长跑学生先注册,每次跑步前后都得登陆网站,这意味着可以给这家网站带来100万学生的注册信息,以及每年至少100万人次左右(以每所学校一个年级学生平均5000人计算)的点击。对于这一点,长跑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深圳大学体育部主 任陈小蓉教授并不回避。她说,商家给高校免费提供设备当然希望有回报,公司可以利用网站的点击受益。相对于免费的指纹打卡设备来说,这家网站轻松获得这么大特定群体的信息与点击,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

 

不客气地说,教育行政部门的这种做法,与出卖学生信息给一些机构,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用了一个更好的由头与名义。当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解释,自己并没有从中获得“好处”,具体有何利益交易这确实需要调查,但就是没有利益交易,其同样有“好处”,就是制造“政绩工程”(这在近年来的大中小学被要求统一开展的活动中,是主要原因);同时也可解释,没有强迫学校、学生都参加,参加活动的学校属于自愿,但当“指纹打卡”设备都用上了,哪里还有学校自愿的空间?——就是学校自愿,也不能代表学生的意愿。而且,据报道,主办单位会面向参与高校和学生颁出阳光长跑先进单位最佳组织奖全国阳光长跑十佳个人优秀摄影奖优秀征文奖等多个奖项。不出意料的话,这会是教育行政部门颁出的一个奖项。对于这一“权威”奖项,处于行政系统的高校能不在乎吗?

 

今年7月正式颁布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上述这一事件表明,教育行政部门管教育的思路并没有丝毫转变,还习惯于采取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而这种行政管理模式的维系,则在于行政权并没有因《纲要》的颁发、落实而受到制约。只有建立制约行政权的机制,才能避免行政越权管理教育,谋求自身的好处,也才可能真正落实《纲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