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究竟是谁对高职有偏见

(2009-07-02 16:29:54)
标签:

杂谈

“高职院校甩掉了‘上学贵,就业难’的帽子,社会也正在消除‘差学生读高职’的偏见。”近日,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年来,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的就业率直线上升,高职院校再也不是差学生的“集中营”了。

 

在即将进行本年度的高考录取时,这番话对于鼓励考生填报高职高专无疑有着重要作用。的确,高职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7年,高职在校生约占高校学生的47%,到2010年将达到50%。而且,近年来从各地传来的消息表明,高职生的就业率已经超越本科。可以说,随着高职的规模增大,高职的就业前景看好,社会对高职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的观念转变了吗?社会不认为差学生读高职,可根据目前的招生录取规则,其事实是高职(高专)都放在各地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高职所能招收到的学生,大多是本二、本三录取剩下来的。

 

分析各地的招生录取政策,一般分提前批、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高职(高专)批,有的地方还进一步细分,增加了第三批本科(主要为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的本科录取),将高职(高专)批分为专一、专二(主要为民办高职高专录取)。在录取过程中,先录提前批,再录第一批、第二批,以此类推。前一批次已经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后一批次的录取。不少地区甚至把高职高专志愿填报放在本科录取结束之后。这样的录取批次配置,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批次越靠前,越有可能录取到优秀学生,近年来有不少高校特别重视生源竞争,但其主要“竞争工作”,不是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而是放在公关政府部门上,把学校的录取批次提前。高职高专在这样的录取规则中,显然处于最不利的位置,就是他们努力去公关,也无法提前到本科批次录取,而只有等到本科录取结束。

 

由于我国的高考是按分数排序、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因此,高招制度造成的现实是,无论高职高专学校多么努力,都难以招到高分学生,反过来,这些学校还经常被质疑:你们办学质量好,为什么都是分数低的学生报考呢?

 

当然,这除了招生录取制度的原因,还有劳动价值观念、行业收入差异、社会福利保障等诸多因素影响。在笔者看来,顺应高职规模的发展,高职就业前景的看好,我国教育部门应该调整对高职的认识,创造各类教育平等竞争的环境,并逐渐带动社会改变对高职的看法。首先,要打破目前按批次招生录取的规则,逐渐实现各校的平等竞争。21世纪教育研究院最近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出高职高专可率先实行全面自主招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事实上,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高的上海和北京等地,高职高专的自主招生已经尝试多年,今年上海自主招生的高职高专院校增加到21所,招生名额为12000多人。其次,要淡化高校的行政级别。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级别从副部长级到正厅、副厅级不等,公办高职高专为副厅级,民办高职高专没有级别。级别也意味着学校的地位以及在教育界发言权的差异,这导致了各校全方位的不平等竞争。

 

我国正在制订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作为核心内容。让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拥有与普通本科院校同样的竞争地位,是既促进教育公平,又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