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访专业”的信访难题

(2009-06-09 18:49:22)
标签:

杂谈

近日,沈阳大学增设“信访专业”,成为当地热议话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沈阳大学开设法学专业(信访方向)的动议者是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而学校增设“信访方向”还和沈阳信访工作体制改革有关。(新京报6月8日)

 

如此看来,沈阳大学开设“信访专业”,是基于社会需求而作出的“谨慎决定”。按照该校的解释,开设这一新专业方向,是符合办一个新专业的流程的:先分析社会需求、接着分析学校的学科专业实力、再进一步分析生源情况。社会有需求、学校有实力、考生愿意填报,办专业是理所应当。

 

可是,进一步分析这每个环节,却发现并不全然是这么回事。对于社会需求的分析,该校其实并没有作深入调查,而仅仅依据的是市委书记的动议,学校有关领导“意识到”这是解决学生就业的好机会,便开始“着手办理”,从报道中,我们没有看到学校所做的社会究竟需要多少信访人才的调查内容,甚至该校领导对这些学生怎样进入信访局也说不清。

 

对于学校学科专业实力的分析,高校并没有做广泛的专家论证,而自始至终,是领导调研、论证,先是由高校教务处处长与政法学院领导到牡丹江大学考察,考察结果是“牡丹江大学在法律系开设的信访专业是专科,但学生进校后专业就不了了之,最后还是按法律方向培养”,接着学校党政领导再次分析办“信访专业”的可行性,得到的结论是“信访人员需要掌握经济、法学、社会学等各种相关知识。而沈阳大学又是所综合性大学,门类较为齐全,学校有这个授课条件”。也就是说,领导考察和论证的结果是,其他学校没办好信访专业,是他们没实力,沈阳大学有实力,所以能办好。

 

至于有无学生报考,其实学校是不担忧的,在高考集中录取中,学生对学校并无充分的选择权,大不了没有学生填报,最后实行专业调剂。也可以把这一专业招满。

 

如此分析下来,这一新专业的举办,有着很强的听命行政领导,然后“走程序”让其具有严密论证、科学决策的色彩。而如若大学的新专业设置都这样听命行政领导,那么,可见这个学校的信访专业,究竟能培养怎样的服务社会需要的人才。

 

与此同时,笔者深为信访专业学生的教育质量与就业前景担忧:没有经过学校老师充分论证的新专业,能保障培养质量吗?没有进行深入社会需求调查,就听领导一句话开设的专业,如若领导换人,那该如何是好?是不是会像牡丹江大学那样,在法律系开设信访专业,但学生进校后专业就不了了之,最后还是按法律方向培养呢?如果信访专业的学生和家长就此进行上访,学校和当地政府情何以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