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我
(2008-10-02 10:26:24)
标签:
杂谈 |
南方周末编辑布置作业——想想我和国家。答题如下:
1,
4年前,我写了《大学有问题》,大学附近的黄鱼车书摊上,约一周余,就出现封面比正版还挺刮的“盗版”,朋友告诉我,这本书书估计要火。如若要说为国家做了什么,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本在教育圈有些火的书了,但是,说问题,除了黄鱼车书店主乐意,谁喜欢,谁在乎?而黄鱼车摊高兴了,出版社不高兴、税务部门不高兴、城管部门也不高兴。我这点“贡献”,也真说不出口。
2,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相比我为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我做的可就多了。仅设计并实施高考制度一件,就感天动地,让我能得以改变农村户口,成为“上海人”,否则,现在我最多到城市做一个带着眼镜的农民工,经常端着饭碗蹲在工棚边吃饭。我的中学同学,现在就是这样。当然,他不会认为这是国家为他做的好事,他有另外的“好事”,由于没有固定的“公职”限制,现在他养了一男一女,只缴了点超生罚款,基本上享受与有的明星、名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同等的待遇。
3,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
虽然以前为国家做的有些说不出口,但似乎除了做这点事,别无他能,我所能继续做的,仍旧是关注教育。曾经一报纸编辑,让我给专栏取名,我说“纸谈教育”,他说,你太低估自己,于是更名“教育为本”,好大的口气。今年出版了另一本书《教育熊视》,有好事者解读为“熊市”,说我“唱空”教育,还有好事者解读为“熊视眈眈”,把我弄得很威猛的样子。不过,今天的教育,确乎需要下猛药方可治。
4,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
把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大学生和农民工,这样的高考制度与社会制度,我每见一次中学同学,就每受一次冲击,希望国家能帮助我们减少这种冲击;如今天天“熊视教育”,感觉也很疲惫,何时,我们的教育,也让所有教育中人乐呵呵地,享受教育的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