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魅力
(2008-09-21 20:40:54)
标签:
杂谈 |
哈佛大学与一所烹饪学院,哪一所学校有魅力?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中国学生,肯定会招来白眼--这还要问?多么幼稚的问题!
但是,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这却不是一个幼稚的问题--能进哈佛大学的学生,也可能被一所烹饪学院的魅力所吸引,弃哈佛而选择它。
大学的魅力,犹如恋人间的魅力,不在于世俗的评价,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而在于彼此的适合。适合个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绪。在旁人看来十分般配的组合,而在自己却可能十分别扭。
但很显然,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的宁可自己别扭,也让他人看上去舒服,本来自己适合报考某所高校,其中有自己喜欢的专业,有适合自己特点的校园文化,可是,却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于是按照众人的眼光,挑选了一所他人感觉不错的学校,这所大学对他而言有无魅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还有的,则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是美、什么适合自己,这些是过去不曾考虑的问题。在漫长的中小学阶段,他们所有的一切,都被家长与老师安排,他们只知道,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换言之,即高分对好学校,那些录取分数高的学校,自然就成了好大学。
这些是好大学吗?当这所学校,积累了大批只能拿出高分,而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适合自己、自己想要什么的学生,这所学校充斥的其实就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有个性、有生机的鲜活个体。生活在其中,会感到乐趣吗?
大学的魅力,正源自每个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他们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理想、兴趣。所以,在问大学是否有魅力这一问题时,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其一,自己有无魅力,或者说自己是不是有个性、有想法的人,是否清楚知道兴趣所在,并知道在何处发展自己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可能很无奈,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似乎无从选择,个性与想法在题海中被慢慢消磨。
其二,大学有无让学生个性、兴趣得以发展的空间,这取决于这所学校有怎样的教师,他们有怎样的学识、怎样做学问、如何与学生交流。如果一所学校,有着一批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爱心,人格完善、个性鲜明的教师,那么,每个学生都会被学术氛围、教育氛围所浸染,也会逐渐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人。
大学的魅力,不在于物、不在于景,有大楼,有宽敞的教室、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有先进的试验设备,这些固然重要,但是,能留下记忆的,绝不是这些物质上的观感,而是大学里与每个教师、每个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大学的魅力,来源于学生的魅力与教师的魅力。品味大学的魅力,看的是他们有否有魅力的学生、魅力的教师。而这些,与大学是否是“重点”,是否是“985”、“211”,并没有直接关系。任何一所大学,只要有魅力的学生、魅力的教师,都会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来。
能否拥有有魅力的教师,能否培养有魅力的学生,其实,也正检验着今日大学的制度,如果所见教师,个个为五斗米而折腰,正盘算课题、经费与论文;如果所见学生,个个为就业犯愁,正计划考证、考研,那么,今日的大学将难有魅力可言。这也是众多学生为何把绣球抛给境外高校,被他们的风采所吸引,而冷落内地大学的原因所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