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奥运会会成为金牌观新起点么?

(2008-08-21 17:45:05)
标签:

杂谈

北京奥运会还未降下帷幕,大家已经在畅想未来。

 

其中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大意是,从北京奥运会后,国人对奥运会,对金牌,将有新的认识,北京奥运会由此将成为中国全新奥运观的新起点。

 

其理由有N个,比较醒目的,列举如下。一乃此前中国没有举办过奥运会,这次举办了,尝了鲜,满足了好奇心,以后不会再那么神秘了;二乃此次中国,金牌数一举战胜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第一把交椅”坐过了,彻底扬眉吐气了,今后不会再那么看重金牌和金牌榜了;三乃次番最受关注的运动员刘翔同志,正确对待体育规律,勇敢退赛,伟大转身,给全体中国人集中上了一堂人文奥运课,以后大家不会没有基本体育常识,会用人文的心态看奥运了……

 

我承认第一个观点。事实上,可能有很多人,一直就对奥运会不神秘,虽然此次在北京举办,有很亲近的感觉,但是,由于信息时代,你很难发现悉尼奥运、希腊奥运和北京奥运,就体育赛事本身而言,究竟有多少不同,大多数人看奥运,都是在自家的电视里。有人就曾说,现代奥运会,是电视里的奥运会。与其说奥运会神秘,其实不如说,我们有一个百年奥运梦想,期待举办一场奥运会,现在梦想实现了。但,这不意味着,就对奥运会不热情了。

 

因为金牌数当过老大,就不看重金牌了,这个逻辑,似乎在书上查不到。如果成立,刘翔上次奥运会已经得过金牌,已经“证明”了自己,为何大家此次还这么看重呢?仅仅因为在家门口举办吗?抛开这个不说,你认为住过豪宅的人,可以轻易搬出来住公寓吗?——豪宅我住过了,不在乎了。可能在有些人的意识里,好不容易坐上第一把交椅,享受体育强国的感觉,首先得总结经验,其次得继续坚持“先进经验”,最终,希望下次一定要保住第一,否则,昙花一现,该是多么的遗憾。不信,你可以看看最近一些分析,对过去的一些金牌大国的“没落”,充满了“同情”。

 

记得10年前,高等教育大扩招,有人即高声宣言:扩招可以打破升学独木桥,降低升学竞争,可是,今天,高校每年的招生数已经达到近600万,升学的激烈竞争却已经从高中,下移到了幼儿园。原因何在?由用人制度、人才评价体系、教育回报等组合而成的“名校情结”未变!那么,由各种利益交织而成的“金牌情结”会由于金牌数第一而发生变化么?利益关系有变化吗?利益格局有调整吗?眼下,大家能找出丝毫痕迹,看到金牌战略的调整么?恐怕,金牌第一,在各种利益推手的推动下,可能更进一步催发“金牌情结”。

 

再说刘翔事件可能带来的人文教育意义,那是十分有限。乐观的评论者,可能太看重自己的教化作用了。可以肯定的是,刘翔师徒不会在这次奥运后,像上次奥运获得金牌后那样参加报告会,出席各种活动,刘翔的退赛事迹,也很难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用着为人文奥运的案例,教育学生。常理之中的奥运后活动,依旧会把目光对准金牌获得者,庆功会、报告会、座谈会……

 

如果这些活动减少了、低调了,我会相信,人们的奥运观、金牌观,随北京奥运会而改变了。但据我所知,有单位已经在策划请奥运冠军来做报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