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往年这个时候,有关高考的报道,已经占满了一些媒体的教育版面,有指导各科复习的,有请过来人谈经验的,有高考营养菜谱推荐的,还有政府部门服务高考的具体举措,以及讨论家长要不要陪考。
笔者查阅了今年各地高考报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虽然大多数报纸都有一些高考信息,但是,那些几乎每天都类似的、重复的高考服务信息大大减少,具体减少的内容包括各科复习指导以及高考生活指南等。
这些报道减少的原因,众所周知,此时的媒体更关注地震灾区,教育版面的精力集中在灾区孩子的学习、生活身上,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高考报道。笔者所了解的一家媒体,教育版面有一半记者去了灾区,因为灾区的教育重建,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大话题。
这是对今年高考学生的不公平吗?恰恰相反。多年来,很多考生最烦的就是高考期间,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高考信息,以至于他们不看报、不看电视、不听广播——高考信息服务是为考生家长提供的——但是,高考服务信息提供方不管考生愿不愿意,都大方地提供,这实际上营造了高考紧张的气氛,报纸反复告诉学生这是一场平常的考试,不要太紧张,要有平常心,但效果却显然是,这是一场不那么平常的考试,不能有平常心。
再看有的高考服务信息,告诉学生考试时要准备好手纸之类,这不由让大家感慨,这样的报道,真是把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想得太幼稚,而这也反映一个事实,在媒体的高考报道竞争中,大家已经陷入年年老话题,无话可说而找话说的窘境。
高考前的震灾,让今年的高考炒作稍有平息,这表明,高考报道其实是可以冷下来的。而冷下来的高考报道,比铺天盖地的高考信息服务,更能给考生创造平常的迎考环境,毕竟,当前的高考,报名数已经过1000万,录取率已近60%,没有必要被关注为命悬一线的人生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