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后重建需民主决策系统规划

(2008-05-31 08:09:41)
标签:

杂谈

据媒体报道,北川县将把目前整个县城保留原样,建成一个地震博物馆,同时考虑立两块大碑。一块刻上遇难者的姓名,另一块刻上全国的志愿者、支援者和捐赠者的姓名。

 

 这一消息,旋即引来网友的热议。有的赞成北川县的做法,认为这一馆两碑,既铭记死者,也记录下人间的关爱,甚至还有人建议增加一碑——“公民意识觉醒碑”;有的则反对北川县的做法,具体意见包括,现在应该考虑其他诸如灾民安置、灾区教育、恢复灾后生产等灾后重建的重大问题,考虑建博物馆、纪念碑,为时尚早,另外,对于建志愿者纪念碑,集中的反对意见是无法全部刻上志愿者的姓名,可能将志愿者碑变为功德排行榜碑等。

 

在笔者看来,以上这建与不建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以及建什么怎么建的建议,正可以作为北川县规划灾区重建的“民间意见”。而对于将建纪念碑之类的考虑暂时搁置的建议,笔者不敢苟同。从灾区重建出发,笔者认为,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进行系统规划,全盘考虑。二是问计于民,集中智慧。

 

建设地震博物馆,建设遇难者纪念碑,或者建设志愿者碑,虽然看似与恢复生产无关,不用“着急”,但是,这些也是灾区重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属于精神重建与文化重建的范畴,必须纳入灾区重建的统一规划,考虑建设的地点、建设的形式、建设的内容。绝不能边重建,边设想,这会使灾区的精神重建、文化重建与物质重建脱节,甚至与灾区重建之后的整体风貌完全不符。

 

有些论者继续沿用当初灾后救人,要求大家集中精力救人而先不要讨论其他问题的思路,要求大家在当前不要去考虑这些“虚”的东西,尽力做好“实”的东西,其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所谓各施其责,在灾后重建中,不同的人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讨论灾后文化建设,并不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这之间根本没有先后问题与冲突问题。

 

而做好系统、全面的规划,则需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在进行灾区系统重建规划时,必须发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建立民主决策,科学、系统规划的正确工作流程,通过广泛调研、专家建议、人大会讨论审议决策、委托设计或公开招标等程序与方式,对灾后重建进行系统设计,而不能由当地政府官员拍脑袋决策,关起门来搞设计。

 

对于北川县建馆树碑的设想,笔者不担心社会各界的议论,而关心这些议论,能否被当地政府采纳、综合比较,融进重建的方案中,并把方案提交人大审议、决策。事实上,灾后重建的其他事宜,也必须严格遵循民主决策、科学规划设计的程序,否则,就不但使灾后重建隐含着质量与效率问题,同时也可能使某些建设因为长官意志以及政绩思想的介入而不伦不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