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剖析五强中谁将穿起唐明皇的龙袍

(2009-06-16 09:20:45)
标签:

杨贵妃秘史

尤小刚

郑钟海

娱乐

眼下,轰轰烈烈的《杨贵妃秘史》角色海选活动已进入“收尾工程”,各组票选竞赛更趋白热化,仅从“唐玄宗组”硝烟四起的“对峙”和“论战”便可见一斑。目前出现这般“五强争帝”局面:陈道明、孙淳、陈宝国、濮存昕、张丰毅;但谁能略胜一筹、黄袍披身,虽还未有定论,但中间不管谁扮演李隆基一角,都是值得大家期待和肯定的。

剖析五强中谁将穿起唐明皇的龙袍

关于帝王的影视作品,几乎每年都会成功并轰动上映,且每位出演帝王的演员都是非同小可,不管是在其精湛演技上还是霸主气质上,一般都能赢得观众的口碑;再则,这类帝王影视作品特别是冠以“正剧”的作品,一般都是正面或侧面地渲染、歌颂帝王之丰功伟绩、文韬武略的居多,而这回尤小刚的《杨贵妃秘史》,角色视角显然有所不同,浓墨地反映出君主的另一个侧面:音乐家、梨园祖师。

 

其实,从这一片名来看,也能窥视到尤小刚对帝王审视角度的不同或另类;“秘史”,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统治阶级内部没有公开的历史或指关于私人生活琐事的记载。而剧中,唐明皇乔装打扮化作李三郎偶遇杨玉环,一个善于舞蹈、一个精通音律,二人引为知音,并由知音而知情,演绎一段千秋之“缱绻爱情”,痴情暗伤、荡气回肠。

 

解释了以上的“角色视角”和“审视角度”的不同,也许无形之中也能从这“五强争帝”之“拉锯战”,更进一步地琢磨出彼此所谓的强势和弱势。儒雅、细腻、老练的陈道明,对帝王一角的拿捏和诠释,十足的神似,应是胜任无疑,但“王气”多而“民俗”寡的陈道明,要兼演好凡夫一个的“李三郎”,确实多了一道门槛,何以跨越,是个未知数;陈宝国出演的“汉武帝”一角,让人折服,把君临天下的霸气和穷兵黩武的强悍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愧为“老戏骨”,但“王硬”多而“民弱”寡的一面,无疑会是陈宝国的一大挑战,如何斡旋、如何应战,也是一道难题;表演风格委婉含蓄、处处力透着亲和力的濮存昕,演好不一样的帝王也许会呼声高些,但深入人心的邻家“中年人”形象如何逾越帝君的“痴情”分寸,也是一大障碍。

 

全身上下渗透着硬汉子、血性男儿形象的张丰毅,把“西楚霸王”项羽演得如此逼真,在《赤壁》中将一代枭雄曹操威风凛凛、雄霸天下的气势演得够味,可“王强”多而“民弱”寡的一面,与陈宝国同样面临着难堪;向有“师奶杀手”之称、表演老辣的孙淳,尽管与之以上四位相比,他是唯一一个没有饰演过帝王的,但从《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凯”来看,孙淳塑造能力和表演功底可圈可点,有着“王”的一面,多疑、骄横和跋扈,而在《祈望》一戏中,孙淳又将一社会低层小人物的窝囊和死板一面,剖析得入木三分、以假乱真,再则,他帅气潇洒的外表,似乎也浸透着痴情、多情的一面,好像更适合出演唐明皇,但较之前面四,他的名气和人气应少稍微逊色了点。

 

对“五强”之梳理和厘清,不是偏袒护短哪一位或揶揄践踏哪一位,而是将之优点和短处呈现出来,供人参考,哪怕以偏概全,也是一种对比策略吧;至于最后谁将穿起唐明皇的龙袍,除了大众的意见,还得看导演和投资方认为谁更适合剧本之需,所以,咱们惟有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