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给“肥肥阿姐不和”造谣?(图)

(2007-11-25 11:42:44)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娱乐/八卦

肥肥

阿姐

不和

造谣

郑钟海

这年头,能在网络上被传来传去、在报纸上被写来写去的,实在不容易,尤其是时下的明星、艺人,娱乐版面就那么一块,人却是一箩箩的,个个都争着想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抛头露脸,于是乎,啥手段、伎俩都用上了,不管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只要不轻易让人看出这是“无病呻吟”、“无中生有”就成了,正所谓“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嘛,再流于形式,也得做出“枳树曲枝”状来,方能引“鸟”上当。
 
谁在给“肥肥阿姐不和”造谣?(图) 
 

以上情况,也许仅仅囿于艺人们自己的“一厢情愿”,让自己或其背后的靠山以最大化的动作,好好自我折腾一番,以此吸引媒体记者,彼此一合计,各取所需,自然是一拍而合,将捣鼓的派头提上一个台阶,由量变成了质变的“两厢情愿”,轮流做戏,同台演出。

 

当然,这种“一厢情愿”不会局限于部分艺人身上,其实有时最先耍小伎俩的往往是某些哗众取宠的媒体们,或沾上媒体气息的“行家”,他们瞄准的是大明星、大人物,所出动作无非造谣生事、越描越黑,一套下来,几乎在遵循“谎言说了百遍自是真理”的路线,如此一来,不把当事人整个残废,也得落下个硬伤。

 

近日,肥肥沈殿霞抱病出席TVB台庆典礼,期间,阿姐汪明荃上台献花及问候;但就这一出,却被香港某杂志编排为:肥肥和阿姐不和,积怨7年,趁着这契机,TVB原本是想让她俩握手言和的,不料肥肥姐却态度异常冷淡,更不留情面臭脸相向,让阿姐尴尬不已。随后,不管是郑裕玲的澄清还是阿姐接受查小欣电话访问,都坚决地否定了此事,并质疑媒体的职业操守。哪怕造谣者说的比唱的好听、写的比说的逼真,将旁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但事实胜于雄辩,假的真不了!

 

造谣这玩意,委实让人特别是当事人、Fans和读者们深恶痛绝的,它如同一记暗箭,那个伤教人防不胜防,荼毒人怎叫一个深。施谣者鬼鬼祟祟地躲在暗处,往市面一抛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关于某某巨星的訾议或妄论,一时间足以引起一阵骚动:一方面能让有道义操守的媒体记者忙不迭地东奔西走,寻求真相,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不枉他们的千辛万苦;一方面叫一头雾水的粉丝心痒痒,蠢蠢欲动,甚至会激起某些愤青网友的一腔热血,不分青红皂白,单单凭借施谣者的一面之词,大发议论,破口谩骂,将昔日的偶像当蚂蚁踩,粉身碎骨,不足为惜。

 

于是乎,这无形之中又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此“利”一般可分“暗利”和“明利”;按时下媒体和粉丝的鉴别能力和侦察本事,这“明利”手段自是端不上台面的,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真正能用得上场的当属“暗利”了。暗利者,无外乎放长线钓大鱼,舍眼前的小利而趋未来的大利,或者纯粹是出于一种损人不损己的恶作剧而已。

 

谣言事件,本是不攻自破的,可为何施谣者依旧屡试不爽呢?估计最大的缘故就是,这伙人捉住了人们那种根深蒂固的“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传统心理,然后在这基础上大肆找“伪证”,以看似“内行人”、“知情人”的身份进行公开揭露,矛头直指早已物色好的目标明星,煽动“民愤”,咄咄逼人,上演一出出板上钉钉的“审讯”,随意栽赃嫁祸。殊不知,面对这煞有介事的“伪事件”和其揭秘者,咱们不还有一句古话么——来说是非者,正是是非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