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二三事 - 重返子弟小学

(2011-11-03 12:42:05)
标签:

教育

校园

小学

杂谈

分类: 生活感悟

在上海小学读到四年级,父母想让我暑假回老家来过。离开父母所在的工厂子弟小学近两年了,我再次有机会回来。

过去的同学不少还在,只是和我一样都是四年级了。子弟小学变成了三间教室,过去的两间连在一起,在边上建了一间更大的教室而且有独立进出的门。两外两间小教室只有一个门。

随着工厂效益提高,招来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日益增加,家属院也不是原来的三排平房,而是变成了十多排,因此孩子数量也比过去多了不少。增加的那间大教室就是为了让更多工厂子弟能就近上学。

老师还是原来的两个老师,课程安排和原来差不多。暑假期间子弟小学也不放假,正好上海小学有暑假作业,因此父母让我平日到子弟小学来上课。说是上课,子弟小学老师基本就是安排同学们做作业,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回家。上海的教育水准明显高于这里。我完成了上海小学的暑假作业后,子弟小学老师的作业也很快做完。在子弟小学老师眼里,我还是原来的优等生。

最大的变化是子弟小学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态度。他们对我变得很客气,让我感到自己在他们当中有些陌生。同学和我没有了过去那种相互间海打海摔的哥们关系。他们眼里对我更多的是佩服、羡慕、自卑和寡言,那种自卑的眼神和寡言,令我看了有种似曾相识的害怕。老同学和我之间变得没话可说,我们之间突然有了一道无形的沟壑。就连老师对我的不停夸奖,诸如“上海来的学生就是和你们(指子弟小学同学)不一样,看看人家(指我),学习自觉性多高”等,这种夸奖使我感到很不舒服。虽然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到子弟小学上课,可是自己明显的意识到,我已经不是这个小学的一份子了。我已经完全不属于这里了。

在子弟小学最后一天上课结束,我如释重负般地逃回了家。回到上海后,才感到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再次经过子弟小学大门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一次我回国探亲,早已离开工厂而回城工作的父亲决定带我去看看当年的工厂。原来的十多排平房的家属区已经彻底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偌大的镇子,工厂与原来家属院之间的那篇林子彻底消失了,布满了多层楼房。我还是很期待地问“子弟小学还在吗”。周围人乐了,原来早就不叫子弟小学,成了一所正规的小学和初中了。他们开车带我到了学校边上,果然原来的教室全部消失了,大操场加上多层教室楼,子弟小学果然大变样。

父亲笑道:“你知道吗,当年你发明的‘鬼子进村’的游戏,被后来的孩子继承下来,现在他们那些小孩子还在玩当年你发明的鬼子进村。”听了之后我不仅大笑。鬼子进村是当时我和几个好朋友发明的八路军打鬼子的游戏,没想到居然还传了代。

学校里空空如也,孩子都放假,学校大门紧闭,通过大门门缝我很快端详了一下这所面目全非的学校。当年的教室和土围墙的位置都已无迹可寻,这里已经没有我记忆中的子弟小学。

回到车上,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这所陌生的学校,心里一阵茫然。耳边传来父亲的话:“原来教你的张老师早退休了,另外那位薛老师因为没文凭,再也不能教书,后来回老家了,从此没了消息”。

不知道当年的老同学们是否可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