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侠梁羽生之离婚剑侠
(2011-06-06 08:51:38)
标签:
梁羽生武侠文学书籍评论文化 |
分类: 文学艺术 |
2011年6月6日周一
梁羽生的武侠世界中,女性角色的突出地位是无可比拟的,可以说他是武侠世界的女权主义者。不过一开始,他还是躲不开“红颜祸水”的老观点。如在写“萍踪侠影”前传的时候,他把那位武功高强、而又周旋于玄机逸士和上官天野的箫美人,弄成了一个玩弄男性的角色。搞得玄机和上官两个好朋友翻脸,为此打斗三天,结果玄机出走,上官隐居北漠,美人也只好独居泉林。好在三人年老之后,在《萍踪侠影》里相忘于江湖,重归于好,创出新的武功后,三人同时坐化。这三个角色虽然属于边缘人物,但其中情仇和化解,不难看出梁羽生的人生哲学。
《萍踪侠影》中云蕾应该算是第一个具有较明显女权主义色彩的人物。从一开始继承国仇家恨,长大后开始便男扮女装闯江湖,人物很有祝英台的味道。不过后来遇到了心爱的张丹枫之后,历经磨难两人结合,她便退出江湖,安心当张丹枫夫人。《散花女侠》中,云蕾一直遗憾自己这个散花女侠没有当两年便退出江湖。这也是梁羽生和读者的遗憾。不过既然女性有了家,就要相夫教子。梁羽生也很难让她再次出山,便安排了于谦遗孤于承珠来继承散花女侠的位置。
《散花女侠》中的于承珠与云蕾不同。一开始于承珠向往找一个类似自己师傅张丹枫那样的奇男子,重复师父师母的爱情生活。然而在倭寇入侵、明朝皇帝昏庸统治之下,她渐渐对潇洒江湖游的梦想放弃。书中的铁镜心,可以说是张丹枫的一个影子,他外形俊朗潇洒,武功高强,出生贵族,上代与于承珠的父亲于谦也是同僚。应该是门当户对的。可是铁镜心看不起农民起义军,以书生贵族自居,只想当花园中的玫瑰,不想当高山上能抗风雨的大青树。最后于承珠为了天下苍生,决定还是走向了义军的飘荡生活。梁羽生的女性侠客到此,应该说是走出了闺房浪漫,走向了红尘苍生。于承珠有于谦的忧国忧民,但为了天下百姓,她放下个人家仇,与义军一起抗战。身上既有师傅张丹枫的影子,也有云蕾的影子,更有自己父亲于谦的影子。然而,这个角色通体来说有些薄弱。《散花女侠》只能算是一部过渡篇。于承珠完成了梁羽生对女权主义诠释的一个初期转变,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让这个角色变得非常吸引人。
《散花女侠》最后三分之一,出现了凌云凤这个角色。她一出场便与众不同,已经是一个占山为王的红巾魔女,并且成功打劫官银。无论是她的外号还是样子,都和后来她的徒子(白发魔女)徒孙(飞红巾)有着类似的地方。
凌云凤在《散花女侠》中虽然英气逼人,但为了寻找爱人霍天都,她后来变得有些哭哭啼啼。不过她和于承珠都有着一样的江湖心态,那就是为了天下苍生而奔走。凌云凤为此将自己的原名凌慕华改成了“凌云一凤”。
熟悉还珠楼主的读者看到凌云凤这个名字,大概会心一笑。因为在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中,也有一个叫凌云凤的女子。她为了修行,放弃了美满婚姻,甚至不辞而别出走。在姑祖母白发龙女崔五姑的教导下,历经艰险荒山修行。凌云凤甚至劝服了自己未婚夫俞公子不要贪恋红尘和闺阁柔情。俞公子在凌云凤的鼓励下,后来舍命投身穷神凌浑(崔五姑的丈夫)手下,终于走向了修行之路。
梁羽生的凌云凤身上,带着不少还珠楼主凌云凤的色彩。在《联剑风云》中,凌云凤成为主角。她不仅仅心关天下,同时她也是一位女子武学奇才。她与霍天虽然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并结成连理,但霍天都只想回到天山去练天山剑法。霍天都深知自己妻子是武学奇才,如果两人一起,可以创立一派冠绝天下的剑法,武学成就超过自己的师傅张丹枫。然而凌云凤觉得一身武功,应该用于拯救苍生,而不是为了当武学大师。两人的志向越走越远。虽然两人一旦联剑,也是天下无敌,,不过这个联剑,已经出现了裂痕。
中年的张丹枫看到这对夫妻的与众不同。他既佩服记名弟子霍天都的刻苦和天赋,但同时他很认可女中豪杰凌云凤的志向。可以说,这两夫妻,是张丹枫基因分裂而成。一个是武学大师,一个是胸怀天下的大侠。看到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张丹枫为了支持凌云凤,也对她的剑法开始了指导,这样好让有些大男子主义倾向的霍天可以更加尊重妻子凌云凤的意愿。没想到,张丹枫的好心,加速了两者的分离。
凌云凤在梁羽生笔下,依然是一个过度性人物。但她身上所具有的女权主义色彩,要比散花女侠于承珠更加浓烈。凌云凤虽然和爱人成亲,但志向的不同,让她感到再也无法与霍天都一起生活,于是出现了武侠世界罕见的“离婚”,而且还是女子抛弃丈夫。凌云凤最后发誓,不仅仅要行侠仗义,并且同时在武学上也不让自己的前夫专美。在明代背景下,写如此一个抛弃丈夫的故事,不得不说梁羽生很敢写,写得也很成功。可惜这部小说总体水准不高,历史背景比《萍踪侠影》的土木堡之变要弱很多,视野狭窄,人物个性有些混乱,很多不必要的其他故事参杂其中。
《联剑风云》虽然立意独特,但总体文学水准和《散花女侠》差不多,甚至不如。全书写得最好是霍天都和凌云凤的逐渐分离。后来又插入大魔头乔北冥故事,为天山系列之后的“海岛”系列立个线索。海岛系列讲述的更多是人性正邪从斗争到合一的思想。可惜在《联剑》中,乔北冥依然被描绘成一个不择手段而武功高强的反派人物,看不出正邪合一的影子。虽然说《联剑》从故事情节上不是“联剑”系列的结尾(真正的结尾篇是《广陵剑》),但从象征含义上说,完美联剑的浪漫在这部小说中已经被打得粉碎。《广陵剑》仅仅是整个联剑系列的回光返照篇。
从云蕾、于承珠、到凌云凤。梁羽生可以说完成了武侠女权主义色彩的尝试。应该说,这三个人物都比较成功,可惜的是,《散花》和《联剑》的小说成就,远不如《萍踪侠影》,因此也埋没了于承珠和凌云凤。
相比较金庸和古龙,古龙中的女性武侠人物,更多是体现女子的一种占有。古龙笔下的女性,往往带有对男性的那种不可遏制的占有,甚至居高临下的占有。这种女性角色在古龙笔下以反面居多,是一种反向女权主义的体现。古龙笔下的很多女强人,都带有“黑寡妇”“螳螂女”的那种要吃掉男人的极端色彩。这种写法读者看了很过瘾,故事情节也会更加激荡,悬疑氛围更强大,更有“杀伤力”。古龙笔下的女性让人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美狄亚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非希腊女性的主人公,后来为了爱情杀死兄弟私奔,最后在被情人伊阿宋背叛后,杀死了伊阿宋的新娘和与伊阿宋的两个孩子而离开了希腊。古龙的武侠专注点也在人性深度的斗争,尤其是人性黑暗面,因此他笔下人物,往往恶人或者正邪不分的人最出色,正面人物往往苍白。可是,古龙的女性人物往往由于黑暗面写的有些“过”,让人有种不敢接近。而且重复性有些多,因此古龙女性武侠人物不是特别成功。
金庸笔下女性人物,最为大家熟悉的是射雕中的黄蓉。而我个人觉得最成功的是《射雕》中的梅超风。金庸一开始写梅超风写得过于恐怖了,舞蹈家杨丽萍后来在电视剧中对梅超风的诠释,是一次极佳的补充性提高。即便如此,梅超风的配角地位改变不了。黄蓉的机灵和聪慧以及慧眼识人,体现了她的“女权”,对郭靖近乎保护性的珍爱,让人感到可敬可爱。可惜,她也难逃梁羽生笔下云蕾的下场,那就是,当女性人物的感情生活圆满了,这个女性的冲击力在读者心中被削弱。文学创作上说,悲剧往往比大团圆具有更大的冲击力。这也是为何梅超风虽然在射雕中是一个配角,但她的文学含义比黄蓉更加成功。金庸笔下那些“恶女”们,往往在小说中着墨不多,而且形象和个性略有些重复感,站位基本就是反面为主。金庸笔下女性人物之所以被大家熟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整体水准实在高,充分地吸引了读者,因此把金庸笔下女性角色的知名度也给“带”起来。
梁羽生则相反。散花女侠、联剑风云等小说读者知道不多,因此埋没了一些很出色的女性人物。尤其是凌云凤,应该说她算是新派武侠世界中女侠客的一个异数。原本该是一个很具有符号性的武侠文学人物,遗憾的是,小说缺乏影响力,压制了人物的影响力。
凌云凤不出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梁羽生后来青出于蓝,给凌云凤加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的“武学造诣”和“文学成就”,不仅远远高于凌云凤,而压倒了所有中国武侠历史上女侠人物的知名度。
梁羽生笔下的凌云凤的这个徒弟,她的故事比师父更精彩,不仅武学造诣比师父更高,个人感情经历比师父来得更为凄艳,女权主义色彩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这个女剑客的出现,不仅是中国武侠文学的一次巨大创举,也是一座前无古人、不可逾越的丰碑,她的形象、名字、行为、以及她所蕴含的社会影响元素,已远远超越了武侠文学,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很多80、90后等等的读者未必知道梁羽生,但却不可能不知道武侠世界中这个女剑客的名字。她就是中国武侠文学历史上塑造得最成功、最具社会影响力、女权主义色彩最为强烈的女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