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男生35岁后再结婚
(2009-11-19 14:41:23)
标签:
婚姻情感蜗居房价80后杂谈 |
分类: 社会教育 |
最近一位80后同事咬牙当了房奴。一问他才26、7了,在他老家这样年纪都当爸爸了。他现在结婚压力很大。父母把自己的老钱拿出来给他首付按揭,梦想是让他早些结婚生孩子。他哀叹,原来没有房子压力,自己工资一个月不到一万,过的悠然自在,如今有了按揭肩膀感到异常沉重。我开他玩笑,后面结婚的费用还没有来,之后就是孩子的巨大开销,你就拼命挣钱吧。
电视剧“蜗居”能大红,很大一部分原因真实反映房奴血泪。特别把后70一代婚后没房的海萍夫妻的艰难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不用谈谈孩子教育负担和老人生病等另外两座“大山”了,如今光一套房子,就把一家人闹得翻天。“蜗居”中80后的妹妹海藻看到姐姐身为房奴的痛苦,使得她的婚姻观大变,放弃了理想色彩浓重的80后男朋友,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二奶路”。
不可否认,女人天性中,要为繁衍后代寻找一个安乐窝。自然界里有种鸟儿,雌鸟评判是否嫁给一个雄鸟,看他的外表和他盖的鸟窝,如果雄鸟的窝盖得不好,雌鸟非但不嫁,还会上去把雄鸟盖得窝儿给拆成碎片。这个很符合当代中国都市未婚男人们的现状,没有一个好窝,男人就别结婚了。
如今中国80后是步入传统结婚年龄的主力军,大学毕业几年,工作收入有一些,但工资的涨幅远远低于房价翻跟斗般的狂涨。难怪有人说“丈母娘因素”成了房价上涨的刚性动力。不过,在此也奉劝80后的男生们,别着急早结婚。由于成家、养家、子女的负担太大了,不妨先自己多积累一下,到35岁再考虑结婚。
古人云三十而立,那是针对人均寿命只有50多岁的时代。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依我看,而立之年,至少该延迟到35岁才行。无论是心智、财力、阅历、情商等,35岁才是都市男人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
从财务上来说,到了35岁,男人的职业稳定性更强,待人接物更加老练,对事业的期望值比较现实,干活儿判断能力强,不会像25、6岁那会儿没头没脑。事业的稳固发展让收入水涨船高,攒下一笔不菲的资金。房子首期不是问题,买车、钻戒、出国旅游不再是梦想。生活得恰如其分,不再是月光族,也不再是吝啬鬼,有条不紊的控制开销,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努力工作。个人财务实力的提高,为你成家立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到了35岁,你已经闯荡天涯、积累了相当社会经验,内心越发稳健,面临突发紧急事情,能够从容应付。你激情也许比大学时代少了,但肩膀却能承受更多的社会和精神上的挑战,并且懂得如何处理。和那些愣头小伙子相比,你不再会宠辱若惊,心态稳健。已经足以成为家庭、配偶、孩子、老人的擎天柱,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主的男子汉。
从感情上讲,经过了大学后社会工作和生活的磨练,你对个人感情的需要更加清晰,变得更加宽容。你能更好地觉察和处理好感情的微妙变化。也许你不像大学生那么浪漫和富有激情,现在的你,浪漫情怀体现在你对对方的体贴入微和照顾。大学生时代的浪漫是漂亮的肥皂泡,美丽、脆弱而且容易破裂,经不起一丝一毫的外界压力。一个较为成熟的男性,对待感情上,相互之间的体谅和理解程度更高,因此婚姻的基础也更稳固。
如果你现在25岁,你到35岁还有段距离。一个人没有家庭子女的负担,允许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犯些不大不小的错误。特别是事业上,你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尝试不同的工作,奔赴不同的地方追梦,当当北漂、海漂、甚至出国留学等。这样的生活既富有挑战,又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心智,但又起伏不定,这个阶段单身生活最好,弹性强,出了问题也是一个人承担,不会影响到别人。
20多岁的男生,买房子靠父母,结婚靠父母,事业情商都不成熟,自己没有“而立”就成家,婚后问题会很多。
首先,婚后你的生活目标立刻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有孩子。对家人需要考虑为主,人变得顾虑重重,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做事保守。处在家庭重压下,你不敢贸然尝试新事业,去新地方。原来属于自己的梦想过早被抑制。慢慢地,生活种种不如意出现,离开校园后的梦想变成一次次的失望。日渐长大的孩子、日益虚弱的老人、越发增加了自己的精神和财务压力。一旦处理不好,这种不断增长的精神负荷会让你的心态发生巨变,对一切日益冷漠,甚至把一切不如意怪罪到配偶、孩子、老人身上。为了逃避这一切,你会做出一些令自己都不敢想象的越轨之事。
在现代都市社会,男人不“立”,的确不要成家。要想“立”,物质基础和精神方面的成熟,缺一不可。都市男人到了35岁,两方面都具备之余,依然保留着一些青春的激情,加上口袋有粮,心底不慌,才是都市男人成家的最佳时机。
所以说80后的男生们耐心些,毕业后先找工作,或者把硕士拿下。从24、5岁开始,趁着自己的激情和冲劲尤在,好好工作,充分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等自己在社会上步入“而立”阶段,再考虑结婚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