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赵薇周迅电影版本的“画皮”,最近创下极佳票房。冲着高票房和一些争议,我去看了周赵版的画皮。最新版本的画皮故事和蒲松龄原著,差异很大。可以说当代编剧把其他蒲松龄美女鬼狐的情节,移植到了新画皮之中。电影立意方面有些新意,也比较符合当代、特别是80后观众的反传统的口味。
不过我个人影像最深的画皮版本,是1966年由著名香港影人鲍方导演、由朱虹高远主演的画皮(见朱虹“画皮”剧照)。这部电影是一部真正意义的恐怖片。情节立意符合原著,表现了美艳表皮下隐藏的,可能是你最可怕的敌人。正如老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70年代末这部电影放映后,很多大陆观众,不由自主地喜欢用“画皮”来替代了如“两面派”“披着羊皮的狼”等过去常用的词汇。
其实,无论是朱虹还是周迅的画皮,两部影片立意,还同样地折射了另外一层社会深意,那就是女性角色对男性的控制权,向“男尊女卑”社会的展示了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女权”色彩。周迅的画皮鬼是一个明显的女性角色,但朱虹的画皮吃心鬼,则没有明显的男女倾向,蒲松龄的原著中也没有说明。导演鲍方在诠释这个角色的时候,也下意识地加重了恶鬼“女性”的身份和概念。
朱虹的画皮美女,用尽了心机和法术,栽赃陷害,为达目的誓不罢休。当她最后被法师的宝剑法力挡在门外时,朱虹的画皮鬼当时柳眉倒竖,一改自己温柔妖艳的形态,破口大骂法师,区区一把宝剑妄想把她挡在门外,真是做梦。于是朱虹一把揪下了画皮,露出吃人鬼的狰狞面容,口喷鲜血污染了法师的宝剑魔力,然后从容不迫地、一步步走向王生的卧室,诡异地笑着,挖出了王生的血淋淋跳动的心。鲍方版“画皮”这段戏,令所有观众看后感到终身难忘的。当时记得我在看到这一段时,忍不住蒙上眼睛,感到那个鬼正在走向我。
从今天来看,朱虹的画皮鬼,其深层次所要表现的,是女性对男性主导社会的一种嘲讽和反悖,是
“女权主义”的另类注解。女人在过去的中国社会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任何权利。女鬼们却利用了男人对美色的贪恋、以及对女性柔弱的无知,用自己的手腕抓住了男性了这个弱点,终于抓住了男人的“心”。
在新版周迅的画皮,虽然故事中的狐精最后“发善心”,表面上,这样的处理颠覆了过去电影版本中“画皮鬼”绝对邪恶的形象。但这部电影的核心,是更为明显的女权主义觉醒。故事开始,吃完人心的狐精,向王生发起老套的“女追男”,狐精从一开始仅仅想吃王生的心,逐步对王生产生了感情,渐渐发展到为了获取王生的爱情,她不顾代价、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地作出各种令人胆寒的阴谋和“杀手”。从这点来看,朱虹和周迅的画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红尘生活中的“强者”,她们根本不怕社会和道德的卫道士们的力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她们毫不犹豫,可以绝不手软地去夺取。
和老版本不同的是,新版中,王生对自己夫人的痴情以及王夫人为了心爱的丈夫而视死如归的行动,感染了狐仙,狐仙发善心,成全了王生和他夫人。虽然周迅的画皮狐精有些“软化”,不过她不是没有原则地“发善心”。片中周迅的画皮狐精,说到底是一个“女强人”,她对王生、王夫人和追杀她的那些人来没有任何恐惧。她也不会屈服于人类社会、道德和卫道士们的强迫和压力。她的抉择,完全发自自心。
从这点来看,两代“画皮”,虽然故事情节大相径庭,但究其立意而言,都具有相似的现代意义。
【点评两代电影“画皮”】
由鲍方导演、朱虹、高远主演的这部“画皮”,在70年代末大陆上映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是解放后,第一部真正在国内上演的恐怖片。对于生活在“高大全”革命电影几十年的大陆观众来说,“鬼怪故事”一直是封建迷信糟粕被禁止,恐怖片概念在解放后,被冠以精神鸦片的帽子而被禁止拍摄。因此当年的大陆观众,对于这部来自香港的恐怖鬼怪电影,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
作为香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当年鲍方主演的、根据话剧版本改变的电影“屈原”,在大陆引起巨大轰动。鲍方一家都是搞电影,儿子鲍德熹因为“卧虎藏龙”而获得奥斯卡奖最佳摄影,并走向了导演的道路。而女儿鲍起静,当年一部电影“白发魔女”在国内也曾风靡一时。鲍起静的白发魔女和后来林青霞的版本有较大区别。鲍起静的白发魔女,虽然本领高强,但她同时也具有传统“女性特色”,在山洞中,鲍起静白纱翩翩、含笑看着卓大侠的场面,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但这部电影的结尾很匆忙,以白发魔女因为情变、一夜白发后出走而结束。当时看完,感到有些虎头蛇尾、不过瘾的感觉。而林青霞的白发魔女,更加诡异和另类,杀戮之戾气很重。题外话了。总之,鲍方两代人,在香港电影圈是一段佳话。
鲍方是香港难得的“严肃电影人”,他继承了解放前上海电影黄金时代大师们的细腻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在制作、表演等方面积累了极其深厚的功底。这部恐怖片“画皮”能有如此出色的艺术性,鲍方的导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拍这部电影,凤凰公司派出了朱虹和高远这对大牌的黄金“情侣”搭档,俊男美女的外形、出色的表演,为这部中国恐怖电影的经典之作增加了光彩。特别是朱虹,把风情万种、美艳绝伦外形下那个性格割裂的画皮,表现得入木三分。
鲍方这部“画皮”最大的特点,在于情节的悬念感和电影气氛的成功渲染。特别把恶魔原形毕露前后、慢慢一步步走向王生死亡的那种期待中的恐怖,节奏分寸把握得得当。导演很有成功地把观众放到了王生的位置,因此当看到画皮鬼走过来的时候,观众感到那个鬼不是走向王生,而是走向了自己。导演成功地对观众的心理,进行“凌迟处死”前的折磨。整体电影手段的运用极其出色,表演、配乐、摄影,为渲染电影恐怖气氛做足了功夫。
和周迅赵薇版本的画皮相比较,两者相似的一点,就是女演员们的表现都明显超过了男演员。老版本中饰演王生的高远,是当时香港著名的红小生,国字脸、浓眉大眼、英俊的高远,是当时很多女性观众心目的梦幻情人,扮相上,高远亦古亦今,古装现代戏都能胜任,他演技出色,正面和反面角色都能驾轻就熟。然而在画皮中,他的光彩被自己的老搭档朱虹完全压倒。
有意思的是,在周赵版本的画皮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形,周迅的狐精和赵薇的王夫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相比较男主角的陈坤和甄子丹,角色单一,没有深度,陈坤的角色死气沉沉,甄子丹的表演很粗糙,没有深度。
新版“画皮”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赵薇,赵薇的王夫人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无论新旧版本,王夫人的角色变化不大。王夫人一直意识到画皮女不是好人,甚至早就感到她是妖怪,而她的苦口婆心却让她背负“吃醋”的骂名,最后为了救丈夫而做出牺牲。对于这个不讨巧、很老套的角色,此次赵薇却把握得特别好,表演收放自如,非常得体。在“还珠格格”小燕子之后,赵薇终于再次大放异彩。虽然外形上,由于角色需要的原因,周迅的狐精比赵薇更光彩照人,可是赵薇却用自己出色的演技,把王夫人这个人物表演得活灵活现,大有压倒周迅狐精的风采。
再说句题外话。最近两年,男演员们似乎表现得比女演员要出色。如前两年,大片电影如“伤城”、“投名状”中,金城武、刘德华、李连杰等偶像派、武打派男演员们的演技,都有很大的提升甚至突破,令人耳目一新,让中国影坛出现了一边倒的“阳盛阴衰”。相比较女演员的表现则令人失望。特别是徐静蕾,应该说是最令人失望的女演员。
徐静蕾也许是一位才女,她的博客拥有世界第一的点击率。可作为演员来说,徐静蕾在“伤城”和“投名状”大片中的表演,实在叫人不敢相信她是一位大陆演艺界的老手。在“伤城”和“投名状”中,徐静蕾的角色分量很重,在“投名状”中,她甚至是唯一的一个女性。可徐静蕾对这两个角色的处理过于简单,没有起伏,没有深度,基本上说毫无演技可言,让人觉得她这个角色哪怕从电影中完全消失,都不会影响“伤城”和“投名状”的情节发展。这样的表现,实在无法令人恭维。真该考虑回电影学院去“回炉”一下,重新充充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