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体坛博弈 |
最近看女排联赛中,各队的2号位强攻和1号位进攻少的可怜,1号位勉强有人打,2号位强攻或开网进攻几乎很少见了。好像都彻底放弃打2号位的强攻了。连白云、杨霜都不见打。几个强力接应基本都在“周苏红”化,但表现又不能达到周苏红的水平。不知道各地方的教练在想什么。联赛中,我们进攻点都集中在4号位和2、3号位之间。9米网长只利用了一半多点,2号位只有拦网或背飞(背飞也是问题)。调整进攻根本不传二号位。
此外,进攻中背飞被拦或被后排防守直接垫起的出现率越来越多。这点表明我们对背飞的防守越来越自信和习惯。背飞的质量和效率日益降低。许多队伍都学国家女排打“刘周”的交叉进攻,除此之外,很少见其他进攻手段。唯一可喜的是3号位进攻开始复活,而且扣球点比过去高,速度依然很快。这么一来,二号位进攻更加被各队冷落。
随着白云的“周苏红”化,81的2号位进攻几乎消失。杨爽的河南队过去凌厉的二号位强攻没有了。似乎现在只有李珊和陆倩两个还有二号位或1号位后排进攻。看到的1号位后攻基本是偷袭性质,进攻力量不够,二传质量差。二传手传后攻时候比较被动。没有其他进攻办法了才想起打,对方都能猜出来你的心思。后攻被拦或被起球率高。连天津都减少了后攻(也许和身体伤病有关系)。
从技战术运用层面来讲,今年的水平低于往年。
后一篇:”不听话的队员”与“场上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