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晶报》开始连载《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2009-09-01 20:31:13)

              深圳《晶报》开始连载《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无冕元帅》重登新浪首页

 

    按:新浪喜好的是无关痛痒的明星八卦一类文章,对历史尤其是牵扯到“好人”是非的历史,往往躲躲闪闪,避而不谈。迄今为止,本人博客文章登上首页的不多。相反删去的文章倒不少,似乎深恐惹祸上身。

 

    但总政政审过的《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倒是常被放到首页。今日又被以《林彪粟裕战史对照(图)》为题,与袁腾飞的《历史是啥玩意儿》一起,被放到了醒目的首页,可气坏了某些“印刻效应”的朋友们。

 

    深圳《晶报》早些日子也在连载《无冕元帅》,能让更多人从“印刻效应”里醒转,这当然是件好事。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张雄文著
              

    由著名军史作家张雄文撰写的《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通过广泛搜集历史文献,重现了作为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波澜壮阔的人生,还原了他被人歪曲、抹杀的历史贡献。

 

                        当选三野代表团首席代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解放军派出了6个代表团出席会议,华东战区统帅粟裕当选为第三野战军首席代表,率领三野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解放军总部和四大野战军代表团的首席代表顺序如下:朱德、贺龙、刘伯承、粟裕、罗荣桓。其中:朱德是全军总司令,解放军总部代表团首席代表;贺龙是西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一野代表团首席代表;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二野代表团首席代表;粟裕是第三野战军主持实际工作的副司令员,三野代表团首席代表;罗荣桓是第四野战军政委、四野代表团首席代表。粟裕是后来唯一仅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大野战军首席代表。

 

     9月30号下午6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全体代表出席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全体代表向人民英雄脱帽静默致哀。最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和包括粟裕在内的各大单位首席代表一一铲土,为纪念碑奠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粟裕是第四个铲土的代表,在其前面的人分别是毛泽东、朱德、贺龙。

 

    粟裕作为首席代表,代表解放战争战绩最大的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并当选代表三野的全国政协军队委员,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他在第三野战军军事上的核心作用。

 

    原华东野战军9兵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认为,粟裕最能代表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因为他是在华东地区这个特殊战场成长起来的一代名将;如果粟裕当年跟着主力红军长征了,他的聪明才智自然同样能够得到发挥,但那就不是现在的粟裕,更不是代表整个华东部队的粟裕了。

 

    他说:“我所说的粟裕,不仅仅指他个人,而是指我们整个华东部队。粟裕最能代表我们整个华东部队。第一,是他从未离开过华东战场;第二,华东部队的所有变革与重大胜利都与他密切相关。”

 

    郭化若这一有着两点充分理由的新颖观点,显然与一般的说法有所不同,为此,他又根据客观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解说了华东野战军两位主要领导人陈毅与粟裕的关系。他说:“同时,我要说说陈毅与粟裕。由于工作需要,陈、粟之间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就四年解放战争而言,陈、粟始终在一起只有11个半月,大部分时间不在一起,特别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时期,陈总在中原野战军,即二野工作。当然,陈总在政治工作上辅助邓小平同志,在军事工作上辅助刘司令员,都有突出成就,特别是在解决、促进高层团结方面,功不可没!”

 

    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历史见证者和深为毛泽东倚重的军事高参,郭化若的结论是十分严肃、客观、公允的。显然,作为历史学家考证、转述历史,也应当这样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出它的本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从而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

 

    正如萧克所说的:“历史的事实是最大的权威。”不能仅仅依据某些表面的官衔、名义或者为尊者讳而人为掩盖历史的本来面目。从华东野战军(三野)的整个军事指挥轨迹来看,粟裕显然是军事核心和统帅,是人民解放军负责一个方面军的(野战军)军事指挥,后来仅授大将军衔的唯一将领。

 

    明日请看:1946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赋予了粟裕华东野战军全军的军事指挥重任。

 

    新浪首页登载《无冕元帅》:

    林彪粟裕战史对照(图) 历史是啥玩意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